坚持每日遵循“养生时刻表”,脾胃暖肾不虚,心神安宁身心健

坚持每日遵循“养生时刻表”,脾胃暖肾不虚,心神安宁身心健"/

以下是一张简单的“养生时刻表”,可以帮助您调节脾胃、增强肾气、安定心神:
"早晨:" 1. 6:00-7:00: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帮助清理肠道。 2. 7:00-7:30:进行晨练,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 7:30-8:00:吃早餐,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豆浆等。
"上午:" 4. 10:00-10:30:适当休息,闭目养神,缓解眼睛疲劳。 5. 10:30-12:00:工作或学习,注意劳逸结合。
"中午:" 6. 12:00-12:30:午餐,适量摄入蛋白质、蔬菜和粗粮,保持营养均衡。 7. 12:30-13:00:午休,休息20-30分钟,有助于下午精力充沛。
"下午:" 8. 15:00-15:30:进行短暂的休息,可以喝杯茶或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 9. 15:30-18:00:继续工作或学习。
"傍晚:" 10. 18:00-18:30:晚餐,以清淡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11. 18:30-19:00:散步,促进消化,增强体质。
"

相关内容:

内容来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作者:李敏雪、何玲

子午流注是中医时间医学的核心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揭示了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节律的同步规律。

“子午”分别代表时间子时(23:00-1:00)和午时(11:00-13:00),子时阴气最盛,午时阳气最旺,由此形成昼夜节律的太极循环。

“流注”则描述气血如水流般在十二经脉中循环灌注的规律。该理论将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2个小时。

在这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都由一条特定的经脉来主导,当经脉处于其主导的时辰时,气血相对其他时段较为旺盛,相应脏腑的功能也较为强大。

在子午流注理论中,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保健方法,这些方法与机体脏腑的气血运行相呼应,可以帮助人们调和气血,增强脏腑功能。“上班族”人群(7:00起床,23:00睡觉),可以对照下面的特定时辰养生法指导平时的养生。

来源: 首都中医

发布于 2025-07-04 02:58
收藏
1
上一篇:紧急预警!石家庄下周局部地区暴雨来袭,提前防范措施启动! 下一篇:北京闷热持续!散装雨水接力来袭,闷热天气何时结束?揭秘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