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迈入全面电子化新时代

上海口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迈入全面电子化新时代"/

上海口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全面进入电子化时代,这是我国口岸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以下是这一举措的几个关键点:
1. "提高效率":电子化交接单可以减少纸质单据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2. "数据共享":电子化交接单便于不同部门之间共享信息,实现数据互通,提高口岸管理效率。
3. "降低风险":电子化交接单可以减少因纸质单据丢失、损坏等原因带来的风险。
4. "环保节能":减少纸质单据的使用,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发展。
5. "加强监管":电子化交接单便于监管部门实时监控,提高监管效能。
具体来说,上海口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电子单据":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
- "电子签章":采用数字证书技术,确保电子单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 "电子支付":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电子支付,提高支付效率。
- "电子归档":实现电子单据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便于日后追溯。
随着上海口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全面进入电子化时代,我国口岸管理将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内容:

中新网上海7月1日电 (记者 缪璐)上海口岸沿用近30年的集装箱设备交接单(
EquipmentInterchangeReceipt,以下简称“EIR”)1日开始迈入新的时代——全面实行电子化。这不仅标志着纸质交接单据成为历史,也成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中里程碑式改变。

为落实关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限度实现覆盖船舶抵离、港口作业、货物通关等口岸作业各环节的全程无纸化”的改革目标,2017年7月,在上海口岸服务办公室牵头组织下,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落实EIR电子化公共平台项目的基础设计开发及推进工作。

当前该平台已完成业务标准化、标准接口开发和基础传输平台搭建,实现所有业务实体信息接入和共享的全流程操作,平台涉及业务主要有“空箱调运”、“进口提重还空”及“出口提空送重”等。

2018年3月20日,项目的运营主体单位上海上港陆上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陆服)联合美森轮船对EIR平台进行实测,成功完成了首单EIR电子化作业,该平台于5月15日开始正式大规模上线试用。

所谓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是指进出港区和场站时,用箱人、运箱人与管箱人或其代理人之间交接集装箱的凭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使用以来,EIR在规范集装箱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纸质单证模式已成为提升口岸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阻碍。

据介绍,EIR电子化公共平台上线后,将明显压缩口岸作业时间,对提升上海跨境贸易在全球排名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以进口为例,目前“货物抵港到企业申请提箱”时间为4.5天,可以压缩半天到1天,另外放箱公司或车队与集卡司机之间可以7×24小时传递电子单证,同时对船公司及放箱代理企业而言,每年直接降低单证印制成本和寄送费用4亿元人民币以上。

上海口岸沿用近30年的集装箱设备交接单7月1日开始迈入新的时代——全面实行电子化。 上港集团 摄

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协会集装箱道路运输分会副会长李电红认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可弥补上海港先天地域狭窄缺陷,是解决集卡集中进港造成道路拥堵、人车争路矛盾的唯一有效措施,还将有利于物流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

为确保电子化作业的效率,避免EIR信息传递滞后等情况出现,上港集团为多家船公司、船代提供了数据接口服务,完成了EIR电子化公共平台与各相关方系统之间的对接工作,有效保障了EIR电子数据上传的及时性。(完)

发布于 2025-07-03 23:46
收藏
1
上一篇:海运费用明细解析,全面解析航运成本构成 下一篇:SOC箱与COC箱区别解析,关键差异及注意事项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