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评价各国高铁:日本还行,法国优秀。
说到中国,他却脱口而出了4个字。
德国专家究竟说了什么?中国高铁在外国眼里究竟是何水平?
“飞跃发展”!

这就是德国专家的看法,飞跃发展,跟日本高铁比起来,究竟哪个更好?
先来看日本新干线,不少人脑子里会蹦出“子弹头”的经典形象。1964 年东京奥运会时,新干线一通车就轰动全球,那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铁。
新干线毕竟技术成熟,跑了半个多世纪没出过重大事故,所以德国专家给出了”还行”的评价。
但这“老江湖”现在有点掉链子。修一公里新干线要花多少钱?差不多能在北京三环买套房。
因为太贵,日本自己都不敢全国铺,现在主要城市还是靠老铁路。
前几年日本接了印度高铁的活儿,宣传搞得很高调,结果干了5年,连路基都没铺完。
为啥?因为印度人算完账直摇头,说这成本根本扛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新干线列车长得跟几十年前差不多,外国游客坐完都吐槽:“说好的高科技呢?”
法国人建高铁,也是真有两把刷子。早在1981年,他们的TGV列车上了铁轨,当时可是全球排第二的高铁。

研发这列车的阿尔斯通公司,在法国就跟国宝似的,政府砸重金堆技术,纸面数据漂亮得很,最高时速能飙到574.8公里。
但尴尬的是,这学霸有点偏科。TGV列车造得精贵,可法国基建跟不上。在巴黎街头能看到百年老地铁,却难见几条新高铁线。
有数据说,TGV运营30多年,总里程还没中国一个省多,连法国人自己都吐槽说,坐TGV还不如开车方便。
2004年,中国高铁技术刚起步时,派了工程师去德国考察,对方带着咱们看技术,结果全程面无表情,根本没把咱们当回事。
那时咱们的火车最快才跑160公里,跟日本新干线比,就像自行车追汽车。
谁能想到,后来德国专家会用“飞跃发展”来评价咱们。
当然,最开始咱们也是借鉴,先引进德国、日本的技术设备,工程师们把零件拆了又装,记了数不清的笔记。
2008年京津城际通车,时速350公里,老外还在嘀咕,觉得咱们肯定是模仿的。

结果2017年,复兴号问世,核心部件全是中国造,跑出420公里的“中国速度”。
2023年川藏高铁开工,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里打隧道,老外直呼“不可思议”!
有人说咱们是“人口多没办法”,确实,中国有14亿人要出行,逼着咱们把高铁修成国家工程。
但更重要的是,咱们有群硬核工程师,为了测高寒高铁,他们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哈尔滨守了三个月;为了建跨海高铁,他们在海上待了上千个日夜。
德国专家说的“飞跃发展”,其实是在说一个中国故事:从跟在别人身后学,到带着世界往前跑,这才是最牛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