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00%流调入境航班旅客护照红黄绿标,解码身份与风险预警

揭秘100%流调入境航班旅客护照红黄绿标,解码身份与风险预警"/

在中国,入境重点航班旅客的护照上可能会出现红黄绿标,这些标记通常代表以下含义:
1. "红色标记":通常表示该旅客属于高风险人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入境前14天内去过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有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健康状况。
2. "黄色标记":通常表示该旅客属于中风险人群。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在入境前14天内去过疫情中风险地区,或者有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健康状况。
3. "绿色标记":通常表示该旅客属于低风险人群。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在入境前14天内没有去过疫情高风险或中风险地区,或者没有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健康状况。
这些标记有助于入境检疫部门快速识别和分类旅客,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标记含义和分类标准可能会根据疫情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相关内容:

上海海关3月7日宣布,已启动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人员进行100%流行病学调查,并在全关第二轮抽调多批次具医学背景的关员增援一线,此轮规模达300人以上。这些人中,不乏有凌晨5时接到指令,上午8时就已上岗国门卫生检疫一线者。

连日来,记者在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目睹国门防输入“火线”,2号航站楼平均每天被海关风险布控下的重点航班约20个,且随着新增风险国家(地区),航班数还可能有所增加,防输入压力很大。但是,海关、边检和机场方面依旧丝毫不松,协同接力,确保口岸入口管理和社区落地管理之间无缝衔接,形成“不漏一人”的管理闭环。

每个重点航班都是厚厚几大叠健康申明卡,需要尽快整理归档,也便于追溯。(李晔 摄)

记者从上海海关和上海机场集团获悉,目前在上海两大国际机场,重点国家(地区)航班抵达后的流程是这样的——

航班停靠相对固定机位或廊桥后,由海关实施登临检疫、体温筛查、信息查验等入境检疫流程,发现发热或疑似新冠肺炎旅客后,由机场通知现场等待的120救护车,直接从机坪转运至属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减少疑似病例的现场逗留时间、减少疑似病例进入航站楼后造成的交叉接触。

海关登机检疫。(供图)

登临检疫后,旅客下机,海关已将流调的桌椅前置到廊桥附近,下机旅客10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已前置到廊桥附近。(李茂君 摄)

随后再进入健康申明卡初筛、测温及正式递交健康申明卡流程。在此过程中,海关和边检部门会针对来源地,依据检疫、筛查标准,逐一对每位旅客对标检查,按分类在旅客所持护照上粘贴红黄绿三种颜色标签。

(均 李茂君摄)

机场工作人员按照“红黄颜色标签旅客一律隔离”的要求,会同航空公司、上海16个区驻机场工作人员、邻省驻机场工作人员,组织将旅客分别送到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中转点;对途径上海的空铁中转旅客,机场方面提供尽可能方便、高效的短驳运送,由现场工作人员及时通知航空公司、火车站,派车、派人,将不同目的地、不同中转方式的旅客送交到值机点、火车站,做到面对面交接、封闭式管理。

护照贴有“绿标”的旅客则被引导至放行通道。

而健康申明卡或测温中出现异常的旅客,会被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带往专门的流调室,再次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符合染疫疑似条件的,由检疫人员采集咽拭子或血液样本,样本送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测,将染疫疑似人员移交地方卫生部门。

染疫疑似人员送医。(均 李茂君 摄)

为做好旅客转运,浦东机场全力组织运力,40辆大巴、20辆中巴,分别在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到达10号门外和2号航站楼到达29号门外24小时待命。为防止交叉感染,转运车辆司机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每次转运后都落实一车次一消毒措施,相关停车场还专门设置了车辆消毒专区。

为做好旅客转运,浦东机场全力组织运力,40辆大巴、20辆中巴,分别在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到达10号门外,以及2号航站楼到达29号门外24小时待命。为防止交叉感染,转运车辆司机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每次转运后都落实一车次一消毒措施,相关停车场还专门设置了车辆消毒专区。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李晔

发布于 2025-07-03 08:26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23省、4大区、5直辖市、2特区车牌号精华汇总,收藏必备! 下一篇:新办或换发护照必备攻略,一文让您资料备齐,无忧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