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下,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下称“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今后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当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落地深圳。
目前跨境支付通主要应用于内地居民南向(内地至香港)、港人北向(香港至内地)汇款业务以及个人与机构间的“双向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北向方面,每人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上限20万港元(以每家参与机构计算);南向方面,现行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5万美元。
首批参与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1.缴费更便捷:
学费缴纳:以往跨境缴纳学费手续繁琐,可能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填写各种表格,还要考虑汇率换算、手续费等问题。现在有了跨境支付通,留学生的家长或本人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或银行账号,就能轻松完成学费的跨境支付,无需再像以前那样进行复杂的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生活费用支付:留学生在香港的日常生活开销,如房租、水电费、购物等,也可以通过跨境支付通快速完成。无论是向房东支付房租,还是向商家支付购物款项,都能像在本地支付一样便捷,不受地域和银行账户的限制。
2.到账速度快:传统跨境汇款到账时间长,有时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可能会给留学生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在急需用钱时无法及时到账。而跨境支付通实现了资金实时到账,留学生或其家长进行汇款操作后,资金可以立即到账,方便留学生随时使用,提高了资金的周转与使用效率,避免了因资金到账延迟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3.支付成本低:跨境支付通实现了支付基础设施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跨境汇款成本。在试点期间,多家试点银行还宣布免除手续费,这意味着留学生及其家庭在进行跨境汇款时,能实实在在地节省一笔费用。即便未来恢复收费机制,各方面综合成本依然会比以往大大降低。
4.支付方式灵活:跨境支付通支持用户通过参与机构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依托手机号码、银行账户等,线上发起内地与香港间人民币和港币的跨境汇款,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汇率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和到账币种,方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5.安全有保障:跨境支付通是在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建立的,有完善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同时,通过技术直连实现跨境支付的 “秒级” 清算,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出错的概率,保障了支付的安全和稳定。留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放心地使用跨境支付通进行各种费用的支付,不用担心资金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