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辉煌历程,烟台机场砥砺前行,成就“放大”奇迹

“40年辉煌历程,烟台机场砥砺前行,成就“放大”奇迹"/

烟台机场自建站以来,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其规模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以下是一些关于烟台机场“放大”的主要方面:
1. "硬件设施升级":烟台机场从最初的简易设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新建和扩建了航站楼,增加了停机位,提高了旅客吞吐能力和货物处理能力。
2. "航线网络拓展":随着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烟台机场开通了国内外多条航线,不仅覆盖了国内主要城市,还连接了亚洲、欧洲等地的国际城市。
3. "旅客吞吐量增长":40年间,烟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逐年上升,从最初的几千人次增长到如今的数百万人次。
4. "航班密度增加":随着机场设施的完善和航线的增多,烟台机场的航班密度也随之提高,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5. "科技应用":烟台机场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服务等方面不断投入,应用了最新的科技手段,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旅客体验。
6. "国际合作":烟台机场在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引入了更多的国际航线和品牌。
7. "区域经济推动":烟台机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推动烟台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区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8. "可持续发展":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烟台机场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
总的来说,烟台机场在过去40

相关内容:

作为运输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这座“中转站”承担起输送旅客的任务。随着临空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机场不应该只是旅行或出差中,城市与城市间短暂的停留点,还应该是城市的一角。正如“空港经济之父”约翰·卡萨达所说,空港应该打造成为“机场的城市”,而不仅仅是城市的机场。

1984年,伴随着“烟台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呐喊声,烟台机场应运而生。

(资料片)

这40年,烟台机场从0开始,已累计保障航班近100万架次,保障旅客近9600万人次,运输货邮超过100万吨;

这40年,烟台机场的航迹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145个城市,跻身全省三大干线机场行列;

这40年,烟台机场从莱山到蓬莱,从一期到二期,不断“放大”的背后,是不断提升的枢纽功能,是不断“起飞”的产业之翼,是不断拉大的城市骨架,是承托未来远景的梦想之地。

1984年10月8日,烟台莱山机场正式开航,烟台民航事业正式启航;

1987年9月,烟台莱山机场扩建;

1988年7月,烟台莱山机场复航,并相继开通烟台至广州、哈尔滨等20多条国内航线和烟台至韩国、日本等国际航线;

1999年10月,货邮吞吐量超过1000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4年,开航20年后,首次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的突破;

2009年,烟台机场首次保障大型宽体飞机运行,烟台也成为全国第7个、地级市机场首个开通欧洲直达货运航班的城市。

同样,极佳的区位优势,使烟台具备了发展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物流运输、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开放环境,这为机场布局国内空网、展翼国际带来可能。

2010年,烟台成为山东省首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这一突破,为烟台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打造胶东半岛乃至整个山东通往欧美货运“桥头堡”赢取了发展先机。受益于此,烟台机场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和执行货班不断增多,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排名遥遥领先。

2015年5月28日,一夜转场,烟台蓬莱机场投用。“新机场”可以满足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起降,2.6万平方米的货站,在当时山东省内机场中规模最大。

2019年2月,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揭牌成立,烟台机场纳入集团统一运营管理。

这条“空中黄金要道”,在集团一体化管理、协同化运营的加持下“续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且烟台跻身全省三大干线机场行列,优化了胶东半岛的区域航空布局,不仅有利于改变烟台的交通末端地位,而且增强了烟台在全省和全国的竞争力。

从“运输枢纽”迈向“价值枢纽”,“新机场”带动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产业的重新集聚、平衡。民航局在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到“鼓励地方政府在业务规模较大的机场周边规划设立临空经济区”,显然,“新机场”已不只是中转站,还是让“流量”变“留量”的超级场域。

站上“风口”,以烟台机场为“支点”,烟台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三大产业,积极构建一个密切联系的临空经济区“集合体”,加快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平台功能强大、新兴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让“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蝶变升级。

2024年6月28日,烟台机场二期工程转场启用,新增33个近机位、6个值机岛、72个值机柜台、32条安检通道,航站楼汇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商务展示等多种功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的发展需求。

与之相配的,是“城市候机楼”的陆续投用。黄渤海新区凯悦嘉轩城市候机楼、莱山区东方海天城市候机楼……作为“城市会客厅”和惠民工程的重要成果,城市候机楼也为城市发展、百姓出行注入强劲动能。

从1984年到2024年,时光荏苒,烟台机场与城市共脉搏,与时代共生长,从莱山到蓬莱、再到二期工程投用,不断扩容的背后,烟台机场始终都在解决一个问题:为城市交流和产业升级插上增值“翅膀”。

机场,可以是一座自带“磁力”的城,也可以是城市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它的开放度是城市开放度、联通度的重要展现。当一架架飞机从机场起飞,当40年的声响呼啸耳旁,烟台机场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加速落地的新机遇。作为城市门户和窗口,高质量发展的烟台机场,也将折射出烟台发展的“城市之光”。

发布于 2025-07-03 11:14
收藏
1
上一篇:烟台机场T2航站楼盛大启航,全新功能亮相,服务体验再升级 下一篇:冲向云霄!烟台机场T2航站楼盛大启航,今日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