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岁首,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启美好新篇章

立春·岁首,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启美好新篇章"/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开始。正如俗语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强调了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是进行各种计划与安排的好时机。
立春时节,大地回暖,农作物开始播种,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为新一年的丰收做准备。这个时期,人们也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吃春饼等,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应当把握住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契机,制定新的一年的人生目标和工作计划,努力奋斗,为实现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活力。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月4日,大年初四,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也悄然而来。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

从2022年岁首到岁末,上游新闻将陆续推出“二十四节气”报道,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立春有三候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有“开始”的意思。中国古代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这是说,立春开始,原本寒冷的冬季即将结束,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来临了。在自然界,立春后,万物开始复苏。

在古代,有“立春三候”的说法,一“候”代表五天,立春三候刚好也代表了从立春节气到雨水节气期间十五天中,气候带来的变化。

“一候东风解冻”,是指立春的五天,温暖的东风吹来,大地从冰冻中复苏。 “二候蜇虫始振”,是指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从洞中苏醒过来。“三候鱼陟负冰”,指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立春后的十五天,花鸟鱼虫,自然界生物,都和春天一起,慢慢复苏。

立春之美 诗词中尽显

春天,鲜花盛开万物复苏,对于人们来说有太多美好的寄托,唐宋时期,记录立春的诗句就有不少。

唐代诗人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写出了人们一天天数着日子盼立春的心情,第二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则描绘出了春日来临,大雁北归,游鱼破冰而出的生机勃勃。

宋代诗人陆游所著《立春日》中的“数片飞飞尤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则写出了立春日飞雪纷纷迎春来,乡邻共同期盼新一年是丰收年的情景。

关于立春的谚语,也有不少,大多都是农民长时间根据立春之时的气候变化总结而来。例如“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是指人们认为立春当天如果天晴,整个春天都是好天气,下雨则整个春天都将在雨水中度过。“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代表人们认为立春之时天气晴好,则这一年就是丰收年。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7-02 17:00
收藏
1
上一篇:从“立春”到“立了春”,探寻春意盎然的奥秘 下一篇:陕西文物探秘第47期,西安博物院玉器珍品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