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代收点,如何让便民服务更上一层楼

快递代收点,如何让便民服务更上一层楼"/

快递代收点的设置确实应当以便民为宗旨,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提高快递代收点的便民性:
1. "地理位置":代收点应选择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如居民区、商圈、学校附近,方便居民日常取件。
2. "服务时间":延长服务时间,覆盖更多居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比如设置早中晚不同时间段的服务。
3. "通知机制":通过短信、微信等电子方式及时通知用户快递到达,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4. "包裹存储":提供足够的空间存储包裹,避免包裹堆放过高或过密,确保用户取件时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快递。
5. "智能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自助取件柜、智能快递柜等,提高取件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6. "多样化服务":提供多种取件方式,如上门取件、自助取件、预约取件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7. "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监控,确保包裹安全,防止丢失或损坏。
8. "环境友好":考虑代收点的环保因素,如使用节能设备、可回收材料等。
9. "社区合作":与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机构合作,共同维护快递代收点的秩序和便利性。
10. "用户反馈":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意见和建议,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评论员观察

“没通知快递就被放到菜鸟驿站,离家1公里远 ”“特意备注不要放驿站,还是放了”“去代收点好几次都没人”“取件被强制拍照”……日前,一则新华社报道发出疑问:快递代收点到底方便了谁?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首先,方便了快递员。对快递小哥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收入主要靠“量”。如果挨家挨户送货上门,意味着要在小区里东跑西颠,找门牌号、开门禁、送上楼梯,想想都觉得费劲。放在代收点呢,一放了之,大大减少了工序,免除了奔波之苦,提高了派件效率。虽然代收点也要收钱,但算算账,还是划算。其次,方便了快递网点。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快递行业一直在变。比如过去,快递网点是“神经末梢”,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如今呢?网点之下,又有了下游。在各小区,快递代收点已经做成了一门大生意。网点直接与代收点对接,将快递批量运过来,由代收点处理,可节省时间、人力等成本。

在快递的最后几百米,“能量”是守恒的。有人省事了,就必然有人多付出。从网友吐槽来看,走几百米拿快递,还得迁就代收点营业时间,有时还丢件……不得不说,这属于服务缩水、打折,如果再说重一点,就是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将快件投递到约定收件地址、由收件人当面验收,这是企业的义务。现在,快递都跑到代收点了——代收点是约定地址吗?顾客当面验收了吗?

应该说,质疑很容易,吐槽也张口就来,但解决问题并不简单。从目前来看,快递代收点作为产业链的终端,直接面向客户,已是一个趋势。接下来,它们或将遍地开花,更具存在感。所以,若问快递代收点到底方便了谁,其潜台词是:快递代收点,能否更便民?

有需求就有市场。快递代收点既然是一门生意,就得回应需求、解决痛点。当前,用户所吐槽的,集中在取件距离远、营业时间不“友好”、丢件等。其实,快递代收点完全可以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有网友分享,平时只需打个电话,小区内的代收点就可以派人将快递送上门。还有,营业时间可以尽量“人性化”,与上班族的作息相符合;取件时谨防错领、冒领,则需要信息化平台,需要精细管理……说白了,快递代收点的经营不能粗放,该智能的智能化,该加人手的加人手。如此,这门生意才能长久。

此外,也不能仅靠代收点。没通知就放驿站、“特意备注不要放驿站,还是放了”,这类问题代收点可解决不了。谁能解决呢?终端不行,前端或可一试。目前,快递服务定价,总体上“粗”得很,基本只考虑距离、时间等因素。何不更精细些呢?比如在消费者购物(寄件)时,就提供更多选项:放代收点、快递柜还是送货上门。想送货上门,那就稍贵几块,有人选代收点,就便宜些。自主选择,各得其所,这不是挺好么?(夏振彬)

作者:夏振彬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于 2025-07-01 11:44
收藏
1
上一篇:揭秘快递代收点月收入,新人入行指南与盈利分析 下一篇:特评丨不告知就放,快递代收点便利背后,谁在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