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亚太,印尼巴迪克蜡染——传承千年的非遗艺术,穿在身上的文化瑰宝

魅力亚太,印尼巴迪克蜡染——传承千年的非遗艺术,穿在身上的文化瑰宝"/

印尼巴迪克蜡染,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印尼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的蜡染技艺,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印尼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 巴迪克蜡染的历史
巴迪克蜡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当时的爪哇岛已经出现了这种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迪克蜡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印尼人民的喜爱。
### 制作工艺
巴迪克蜡染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计图案":设计师根据需要创作的图案进行设计。 2. "绘制图案":将设计好的图案用蜡笔在布料上绘制出来。 3. "染色":将布料放入染缸中染色。 4. "去除蜡":将染好的布料放入热水中,去除布料上的蜡。 5. "晾晒":将去除蜡的布料晾晒干。
### 文化意义
巴迪克蜡染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还承载着印尼人民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在印尼,巴迪克蜡染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装饰品等领域,是印尼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印尼巴迪克蜡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巴迪克蜡染技艺的肯定,也是对印尼文化多样性的认可

相关内容:

巴迪克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蜡染技艺,如今也泛指由这种技艺染成的花布或由其制成的服饰。它历史悠久,是印尼传统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迪克串联起许多印尼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新生儿由母亲用巴迪克背巾贴身呵护;幼儿初次踏足大地,双脚会落在洁净的巴迪克布上,寓意人生顺遂;传统婚礼中,新人礼服会融入巴迪克纹样寄托美满期许;人们去世则要用巴迪克布包裹......因此,巴迪克也被视为印度尼西亚民族身份的象征。

↑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一家服饰店,顾客挑选巴迪克服饰。
↑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一家服饰店,店员整理巴迪克服饰。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梭罗市一家巴迪克服饰店,商家进行直播带货。

传统的巴迪克蜡染过程主要包含绘图和上色——工匠们首先用特制的工具在布匹上绘制或印制蜡线,等到蜡冷却后,便开始对布料进行浸染上色。经过染色操作的布料,涂有蜡的部分会保持白色。随后,工匠们会再涂上一层蜡,并再对布料进行其他颜色的染色操作。染色过程会根据服装设计所需的颜色数量而多次进行。传统印尼蜡染还从大自然中取材,用作蜡和染色的原料。

↑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一家印尼蜡染文化中心,学生练习使用专用的木柄铜笔盛装蜡液,准备在布匹上绘制图案。所使用的蜡液一般由石蜡或植物树脂制成。
↑在印度尼西亚日惹一家印尼蜡染文化中心,一名工人使用专用的木柄铜笔和蜡液在布匹上绘制蜡染图案。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梭罗市考曼村一家蜡染坊,工人在布匹上印制蜡染线条和图案。巴迪克蜡染绘制蜡线主要有两种方式——手工绘制和印章绘制。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梭罗市考曼村一家蜡染坊,一名工人洗涤巴迪克蜡染布匹。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苏科哈焦县克拉扬村一家蜡染坊,工人晾晒海滩主题图案的巴迪克蜡染布匹。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苏科哈焦县克拉扬村一家蜡染坊,一名工人晾晒花卉主题图案的巴迪克蜡染布匹。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苏科哈焦县克拉扬村一家蜡染坊,一名工人晾晒海滩主题图案的巴迪克蜡染布匹。

印尼蜡染的图案往往有着时代和文化特点,通常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印尼蜡染的颜色纷繁众多,多样化的蜡染图案、色彩,也体现了印尼国内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

↑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梭罗市考曼村一家蜡染坊拍摄的不同图案的蜡染布匹成品。

印尼蜡染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在印尼国内的不同地区,蜡染也有不同的样貌和特征。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尼巴迪克蜡染博物馆内拍摄的介绍和展品。这一介绍和展品呈现的是受中国影响的巴迪克蜡染,上写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字样。早期中印尼民间交往中,中华文化通过瓷器等物品传入,影响了巴迪克蜡染图案。

2009年10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印尼蜡染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印尼将这一天定为“巴迪克日”。雅加达、日惹等多个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展示与巴迪克相关的作品、工艺和工具。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拍摄的印尼巴迪克蜡染博物馆外景。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印尼巴迪克蜡染博物馆内拍摄的展品。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人们参观印尼巴迪克蜡染博物馆。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印尼巴迪克蜡染博物馆拍摄的展品——工匠用来印制蜡线图案的印章。

印尼还设立了每周五的“巴迪克服装日”,鼓励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大中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这一天穿着巴迪克服饰,以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巴迪克影响力日益扩大,也焕发出更加时尚现代的魅力。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身着巴迪克的舞者在一个舞蹈节活动上表演传统舞蹈。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身着巴迪克的人们在万隆会议博物馆前拍照。
↑在印度尼西亚万隆,身穿巴迪克的大学生在公园散步。
↑印度尼西亚万隆的小学生在周五“巴迪克服装日”身着巴迪克行走在校园内。

如今,印尼政府在许多重要庆典、外交活动及国际会议上都会为与会者定制巴迪克服饰,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风采。在印尼国内外的贸易展和服装周,印尼人也把握机会,向世界推广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巴迪克蜡染。

摄影:徐钦 阿贡·苏普里扬多 阿贡·昆卡亚 布拉姆 塞提安贾尔

文字:徐钦

制作:于洋

新华社摄影部 亚太总分社 雅加达分社

联合制作

发布于 2025-07-03 03:42
收藏
1
上一篇:魅力亚太,印尼巴迪克蜡染——穿在身上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武汉网红地铁站大揭秘,隐藏的“彩虹天街”惊现,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