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昏礼”,黄昏时刻的浪漫结婚仪式揭秘

中国古代“昏礼”,黄昏时刻的浪漫结婚仪式揭秘"/

你说得对,这两个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更精确地理解:
1. "中国古代婚礼叫“昏礼”?" "不完全准确。" 虽然“昏礼”是古代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常不单独指代整个婚礼。 "“昏礼”的准确含义:" 它特指古代婚礼中"迎亲(接新娘)"的那个仪式环节,并且这个环节通常在黄昏(黄昏,即日落后到天黑前)举行。所以,“昏”在这里指时间(黄昏),“礼”指仪式。 "整个婚礼的称谓:" 古代整个结婚过程和仪式体系被称为"“昏礼”",但更常见的整体性称谓可能是"“婚礼”"。例如,《礼记·昏义》详细记载了古代婚礼的各个环节。
2. "结婚仪式曾在黄昏举行?" "是的,这是正确的。" 古代中国的“昏礼”(迎亲仪式)确实是在黄昏时分举行的。 "原因:" "象征意义:" “昏”有“黄昏”、“日落”的意思。古人认为,太阳落山象征着新郎离开了父母的家,进入新娘家,开始新的生活。黄昏时刻,黑夜即将降临,也象征着新人从此合二为一,如同阴阳结合,进入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但充满希望)阶段。

相关内容:

本次新书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 上官云)近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图书自助出版平台出版的《昏礼•婚礼》《铠甲:冷兵器时代的男人装》等图书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出版的新书属于《西塘汉服文化周系列丛书》,全面讲述了汉服文化、中华传统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据责编介绍,目前上述丛书其实已经出版了四本,主题涉及汉服文化、中华传统礼仪等,分别是《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昏礼•婚礼》《铠甲:冷兵器时代的男人装》《教你守规矩》,“这些书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我们会沿着汉服文化、中华传统礼仪的博大脉络继续延伸下去,让更多的读者通过我们的图书了解历史,继承传统”。

在这些书中,比较有趣的是《昏礼•婚礼》一书,较为全面展示汉民族的婚礼文化魅力,还讲述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婚礼的小知识。该书主编王辉告诉中新网记者,“婚礼”原来叫“昏礼”,来源于婚姻缔结仪式举行于黄昏之际,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当然这种解释也是在婚礼仪式完善后的一种附会”。

《昏礼·婚礼》立体书封。主办方供图

“在原始社会群婚制度逐渐向对偶婚转化的阶段,获取配偶常用抢亲方式,抢亲多会选择夜晚,所以构成了早期昏礼在黄昏之后举行的初始因素。到了殷商时期,昏礼这个名词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并反映在了甲骨文中。”王辉介绍,周礼文献《仪礼•士昏礼》中明确了“昏礼”二字与婚礼仪式的内容,“经过了华夏文明的漫长发展,黄昏之礼有了更为丰富积极的含义,最终构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婚礼名词由来”。

当下,一些“汉服婚礼”、“传统婚礼”颇受欢迎,王辉表示,大家看到的“古风婚礼”有一部分确实是一种复古心态的表现,但汉服婚礼重在传承而不是复古,“一部分‘古风’婚礼在新奇特、标新立异的策划者主观认知下,往往粗制滥造,不值细考。比如望文生义创造的结发礼,婚礼上动剪刀,剪下新人的头发,系在一起,牵强附会说是结发夫妻的由来,这些都是古代根本不存在的”。

“真正讲求细节的汉婚礼用汉礼文化诠释婚姻结合。服装道具置景等婚礼必要元素筹备细致用心,更为接近传统的婚礼仪式形态。当然细节上传承与复古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会结合今天的客观条件进行变通。”王辉解释道。(完)

发布于 2025-10-10 13:27
收藏
1
上一篇:婚礼的意义探析,华丽盛宴还是真挚爱情的心灵交融? 下一篇:费钱费力筹备,宾客只顾看热闹,办婚礼到底是为了什么?揭秘婚礼背后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