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生活十年,我领略到的人情味,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

在澳洲生活十年,我领略到的人情味,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

你说得非常对,这是一个很多在澳洲生活多年的朋友和同事都常常提到的感受。澳洲的人情味和国内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
1. "个体独立性与隐私观念强:" "澳洲:" 澳洲文化非常强调个人空间和独立性。人们倾向于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即使是朋友或邻居,也不会轻易打探隐私。邀请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并且可能只是小范围的、不正式的聚会(如 BBQ)。建立深厚的友谊需要更多时间和主动投入。他们可能看起来比较“冷”,但这并不代表不友好,只是文化使然。 "国内:" 国内文化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和紧密的社会联系。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互动更频繁,关系网更密,信息共享也更多。人情往来(如请客吃饭、礼尚往来)是维系关系的重要方式,关系(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2. "“Mateship”(伙伴情谊)的体现方式不同:" "澳洲:" "Mateship" 是澳洲文化中一个核心概念,强调忠诚、平等和互相帮助。但这种帮助往往是在特定情境下,基于共同经历或友谊的,而不是像国内那样广泛且持续地互相“搭把手”。这种情谊通常建立在共同兴趣、长时间交往或共同克服困难的基础上。 "国内:" 人情

相关内容:

刚来澳洲的人总觉得这儿的人冷淡,下班了没人约吃饭,朋友聚会也不一起付钱,各自回家,好像谁都不关心谁,可住久了才明白,这种冷不是真冷,他们不是不愿帮忙,只是把善意藏在规矩里,不靠喝酒拉关系,靠的是制度和日常的习惯,让人觉得踏实。

坐公交时,轮椅用户一上来,司机就自动把车门放低,旁边的人也不盯着看,带婴儿车出门也一样,司机慢慢等,别人还会说声谢谢,这不是谁施舍谁,是大家心里都这么想,迷路了,陌生人会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忙,街头艺人弹错音,观众照样鼓掌,一句祝你今天开心,一个夸你包好看的笑,都是平常事,这些小动作不图回报,却让人心里暖。

上班不用装忙,请假看病不用编理由,老板不会问为啥,产假二十二周,病假两周,年假四周,这些不是公司施舍,是法律给的,不想干了直接说,没人逼你加班演忠诚,同事之间不欠人情,工资多少就是多少,吃饭AA也没负担,各管各的,反而更自在。

澳洲有六百万人每年做志愿者,他们自己花钱坐车、买饭,就为了帮别人,有人在站台拉起摔倒的人,有人给游客指路,没人宣传,也没人拿这个去争评优,志愿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里的一件小事,街上看见老人摔倒,路人就跑过去扶,不是什么英雄举动,就是顺手的事儿。

澳洲人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从小就被教着要懂分寸,社会福利够用,大家不用天天为吃饭发愁,心里有余地去想别人,公交跑得准,晚上出门也不怕出事,吃饭AA不是小气,是不想让一顿饭变成欠人情的事,这种做法学不来,但有一条能记住,制度让人踏实了,善意自然就出来了。

你更喜欢那种关系,靠不断应酬才撑得下去的圈子,还是不用开口,心里就明白有人在的那份踏实,澳洲人话不多,可他们做的事,一直都在说答案。

发布于 2025-10-10 11:43
收藏
1
上一篇:澳大利亚经济新动向,黄金出口量预计跃升,挑战铁矿石第二大资源出口地位 下一篇:澳大利亚移民政策对比,阿根廷移民优势显著,远胜印度及穆斯林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