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树斜阳把树影斜斜铺在草地上,群鸟在树林叽叽喳喳闹着,叫厌了的一些鸟儿,两两三三、三三两两的斜掠向草地又瞬间振翅,宛如倦鸟归林在夕阳中划出轻盈的弧线,翅尖扰动了秋风的轨迹。
柳枝、小草、荷叶,还是那身没有多少变色的夏衣,远处的山色反而更加丰盈了一些。人们的脚步落在秋境里,便悄悄融了进去,像风拂过荷叶时,替阳光旋出一段优美的舞姿。那涟漪层层递开,每一圈都荡漾着生命的韵律——季节是它的序曲,也是它的终结,更是下一个过程的轮回。风里飘来几缕桂香,一晃又是中秋的来临。
中秋,恰是三秋之半、月圆之时。每到这个节点,童年的记忆总会如期浮现——整个童年,都被月饼皮与内馅的香甜,严严实实地裹了许多年。

那时最盼的,是中秋节前后父亲回家的脚步声。其实那时幼小的心,更直接地盼着他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子。父亲是在烟酒店工作,每到这时节,月饼都会供不应求,卖得越多月饼屑就多,他每天总不忘顺手带些从月饼上掉下来的脆皮以及碎馅。当年的月饼,是一层叠一层的酥皮,裹着“五仁”或“冰糖”的馅料;如今这种千层皮的老月饼很少见了,市场上多是“广式”月饼,品种虽愈发丰富,我却基本不吃了——因为那些年里月饼屑的味道,连同童年里那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都一并封存在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里了。
这秋日的怅惘与五彩,何尝不像是父亲带回的那些牛皮纸袋里的月饼屑——零落的,是时光的碎片;聚拢的,却是岁月无法冲散的、完整的香甜。

落日在秋水中漾开,那红红的水面仿佛是整个秋天张开的怀抱,拥抱的是霞光是五彩,释放的是温暖是澎湃抑或是感慨。春有春暖花开,秋有缤纷五彩。
中秋之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之日,月光便成了最温柔的信使,将散落天涯的思念都镀成同一片银白。桌上的月饼掰开时,总有一瓣甜要留给远方;院里的桂花飘落时,总有一缕香藏着旧年模样。
你看那月轮从树梢升起,像一枚缓缓盖向人间的邮戳,寄出春耕时埋下的愿望,寄出夏夜里扇底的风,寄出所有未说出口的牵挂。 秋露在草尖凝住星光,仿佛时光在此处打了个盹,容得我们俯身拾起那些被碾碎的的光阴——父亲抖落的月饼屑在牛皮纸袋里沙沙作响,那声音至今仍在记忆的走廊来回踱步。

而今夜的月亮,仍是唐宋年间的那一轮,被无数眺望磨得温润如玉。它照过李白举起的酒杯,现在正浸在我的茶杯里;它拂过苏轼抚过的竹柏,此刻又铺在窗台。 所谓永恒,不过是千万个易碎的团圆夜被月光铺成一条河流,我们都在其中捞取属于自己的那片倒影。
秋风又翻过一页,荷塘里枯梗托起的不是萧瑟,而是水墨写意的留白。 原来告别也可以如此丰盈,像月光松开云絮,像果实离开枝头——所有圆满都含着缺憾的美,所有缺憾又都亮着圆满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