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次,收一百年?

”刷到这条短视频的人,九成第一反应是——骗子。

可安徽滁州的老赵去年把十亩玉米地换成碧根果苗,第四年就挂果,今年六月刚拿到县林业局打卡的1200元/亩补贴,顺手把订金截图甩群里,整个镇子的果苗一夜卖空。
别急着眼红,先搞清楚:这树到底给谁开了后门?
先说钱。
官方口径亩产三十到八十斤,听上去像画饼,但老赵那十亩平均五十五斤,贩子地头价三十三,现金结账,没账本。
隔壁云南试点“云碧3号”,果子更大,单粒多卖两块,电商直播直接喊“奶油味核桃”,一秒两千单。
别忽略隐藏菜单:果壳活性炭厂收边角料,一吨一千八;果油去年进了新食品目录,山东小厂精炼后出口欧盟,公斤价二百八,比橄榄油还横。
加上CCER碳汇,一亩再贴一百二,零零碎碎加起来,盛果期破三万五是真数,不是吹。
再说省不省心。
一年三遍肥,撒完就打牌,虫?
碧根果自带“美国血统”,国内虫认生,比打苹果轻松多了。
零下十五度冻不死,四十度晒不焦,山东下雪云南开花都能活,妥妥的社恐树,不用陪。
江苏宿迁把传感器埋地里,手机App一响,无人机飞去喷沟,水肥省三成,人工砍四成,城里上班的年轻人周末回村,顺带就把地看了,爸妈只剩数钱。

最怕“苗不对版”。
记住两个编号:皖碧1号、云碧3号,四年就能挂果,别被老苗忽悠。
买苗前让卖家把林业局的“良种证”拍给你,没有直接拉黑。
签收购协议更稳,安徽全椒县三家合作社今年放出话:保底二十八一斤,低于市场价补差价,把合同锁在抽屉里,比买理财踏实。
有人担心“百年树”熬不到那天。
简单,前十年把树当“定期存款”,第十年把果园连带合同一起挂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福建老板正排队收成熟园,一亩一次性给八万,当场过户,年化比基金好看多了。
树还是那棵树,只是换了主人继续生钱。
最后泼盆冷水:要是地少于三亩,劝你死心。
采摘、装袋、装车,起步价都是按车算,面积太小没人愿意跑。
真想撸补贴,不如凑五家拼十亩,股份写清楚,年底按斤分红,别让亲戚情分变仇人。
一句话,碧根果不是暴富神话,只是给肯算账、能低头问政策的人开了扇侧门。
门口现在人还不多,想进门,先揣好良种编号、补贴文件、收购合同三件套,再决定要不要把玉米地换种“百年摇钱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