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丨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的文章:
"中国妇女奋斗建功新时代 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
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妇女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新时代的中国妇女,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贡献巾帼力量,书写着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谱写着新时代的巾帼华章。
"一、 女子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中国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生态保护与修复:" 广大女干部、女科技工作者、女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在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野生动物救助、环境监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们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绿色产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绿色产业,成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创业者和实践者。她们用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绿色生活方式倡导:" 广大妇女通过家庭、社区等平台,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消费,推广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行为,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二、 实干担当:美丽中国建设的贡献者"
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书写绿色发展的巾帼担当——中国妇女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

新华社记者樊曦、高敬、王优玲

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从大山深处到江河两岸,千千万万中国女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奉献实干、勇挑重担。她们以坚韧与智慧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治沙造林、志愿服务等领域书写奋斗篇章,用责任和热爱诠释新时代巾帼担当。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90后”女孩初雯雯因守护野生河狸而广为人知。2019年,她发起为河狸种植灌木柳的“河狸食堂”公益项目,种下了40多万棵灌木柳苗。如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明显恢复。

为了吸纳当地牧民守护河狸,初雯雯团队曾沿着700多公里的乌伦古河流域走访牧民,一路宣讲。当地很多牧民通过培训,成为自然保护巡护员。2021年,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在新疆富蕴县建起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中心。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发言的初雯雯动情地说:“很幸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大力支持自然保护、青年人可以施展志向的伟大时代。我相信,这一份和谐就是这个世界该有的、最好的样子。”

女性的信念与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熠熠生辉。

在毛乌素沙地上,殷玉珍用40年的治沙行动,写下从沙窝里掘出“金窝”的人生答卷。

20世纪80年代,她嫁到这片沙地时,眼前只有漫无边际的黄沙。1986年,她埋下第一棵树苗,从此与风沙较劲。树苗被埋,她扒开沙子重栽;幼苗被吹倒,她重新扶起。如今,7万多亩荒沙披上了绿装,治理好的土地上种起了小米,金灿灿的谷穗成了“沙漠黄金”。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毛乌素沙地如今比过去多了300多种植物,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40年把穷日子过成了富日子,就靠两个字:坚持。”殷玉珍说。每天天刚亮,她依然会扛着铁锹巡林,树木在她心中就像孩子,“一天不看心里不踏实”。

从荒漠治理到乡村建设,从生态修复到绿色发展,女性力量正以多元方式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角落。

“一年巡山100多次,穿坏了10多双鞋。”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生态护林员李玉花,和全乡300多名护林员守护着大森林。

与此同时,李玉花还带动乡亲们创办独龙毯合作社,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与绿色经济结合起来。随着5G网络接通,她和村里妇女们通过直播带货,把独龙毯销往大山之外,走出一条“彩虹致富路”。

湖北麻城市阎家河镇古城村,几年间实现从重点贫困村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跨越,离不开党总支书记曾凤英的努力。

拆除附属房、治理臭水塘、开展村庄绿化、推动莲藕、艾草和蛋鸡养殖等产业发展……自2018年当选以来,曾凤英始终抱着“让村子变美、让村民变富”的心愿,带领村“两委”抓党建、促脱贫,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山变绿了,水变清了,道路变宽敞了,环境变整洁了,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高。

“我的工作秘诀只有一个字——干!干出成绩,干出风采,干出一片天地。”曾凤英说。

从田间地头到江河湖畔,从耕地保护到岸线巡查,都不乏女性坚定而智慧的身影。

在江南水乡的浙江省桐乡市,王娟惠是崇福镇东安村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村级“田长”。她把耕地保护写入村规民约,纳入“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巡查员队伍。通过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当地形成了1500多亩优质耕地。

东安村还在全省率先开展“耕地视联智保”改革试点,构建起人防、技防相结合的责任监管体系,每一块田地都能被卫星影像实时监测。

“田长的职责就是把耕地保护好!”王娟惠说。她的努力让“像管账本一样管耕地”成为现实。

“90后”姑娘袁慧,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小水滴”环保志愿者。她常年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巡河护河、植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巡查库区岸线,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丹江口库区已有超过16万名“小水滴”志愿者参与守水护水行动。“一滴水虽然很小,但有无穷的力量。”袁慧说。

涓滴之水,汇成江河;点点星光,照亮大地。无数女性用默默付出与顽强坚守,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化为现实,为美丽中国建设增添亮丽底色。

发布于 2025-10-09 00:28
收藏
1
上一篇:秋叶地图新鲜出炉!辽宁多地红叶观赏季即将进入最佳阶段 下一篇:一亩投资几百,年赚几万!揭秘能结百年硕果的神奇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