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旧居,红色印记中的爱国传承

郑氏旧居,红色印记中的爱国传承"/

这标题“郑氏旧居:承载红色记忆 赓续爱国精神”立意很好,既有历史感,也突出了其精神传承价值。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从几个方面来展开描述或构思内容:
"核心内涵解读:"
1. "郑氏旧居 (Zhèng shì jiù jū):" 指的是特定的、具有历史背景的郑姓人家的故居或宅邸。这本身就是一个具体的、可感知的实体。 2. "承载红色记忆 (Chéng zài hóng sè jì yì):" 意味着这座旧居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或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有关联。这些“红色记忆”可能体现在: 曾是革命者活动、隐蔽、居住或会议的场所。 居住者本人或其家族成员是革命者、抗日英雄、进步人士,参与过重要历史事件。 旧居内保存有与红色历史相关的实物、文献、照片等。 旧居所在的区域具有特定的红色历史背景。 3. "赓续爱国精神 (Gēng xù ài guó jīng shén):" 指的是这座旧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展示历史、讲述故事、开展

相关内容: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玉溪山清水秀、人文荟萃,郑一斋与郑易里兄弟便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杰出文化名人。位于中心城区棋阳路35号的郑氏旧居,是兄弟俩早年生活、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

参观旧居,感受郑氏兄弟爱国情怀。

郑氏旧居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西朝东,建筑格局为砖木结构凹字形的二层院落,不仅是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代表,更承载着厚重的人文价值。2013年5月,郑氏旧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经修缮布展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回溯历史,郑氏兄弟的传奇人生令人敬仰。郑一斋一生勤奋好学、追求进步,是云南知名爱国民主人士、红色儒商,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他生活简朴却仗义疏财,不仅大力支持文化教育事业,还资助《资本论》翻译出版,更冒险支援红军、中共云南地下党及民主人士的爱国活动。

郑易里早年求学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全身心投入党的革命事业,翻译出版多部革命进步书籍,有力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36年,时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编辑的郑易里主持翻译《资本论》。两年后,首部中文全译本《资本论》得以与中国读者见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郑易里还主持编纂《英华大词典》,该词典成为英语学习者的重要工具书,多次修订再版。晚年,郑易里专注于汉字编码研究,与女儿郑珑共同创造发明《郑码》,其成果对计算机在科技信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先导作用。

“在郑一斋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一位红色儒商心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情怀。在郑易里先生身上,我体会到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他辛苦研究50多年,在90多岁高龄的时候才最终研究出《郑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传承。”红塔区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佳欣说。

李佳欣介绍,为让文物“活”起来,红塔区将严格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的方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遵循依法合规、合理适度、加强监管原则,推动郑氏旧居在文物活化利用中实现社会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促进,让郑氏兄弟的事迹被更多人知晓,让红色遗产持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文/图)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10-07 14:28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五大夜宵之都”榜单揭晓,成都荣登第二,长沙第三,越夜越精彩夜生活魅力无限 下一篇:北京名人故居,探寻隐市荣光,致敬大隐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