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成语去打卡,探寻历史风云中的“卷土重来”足迹

跟着成语去打卡,探寻历史风云中的“卷土重来”足迹"/

我们来打卡成语 "卷土重来 (juǎn tǔ chóng lái)"!
"成语释义:"
"卷 (juǎn):" 卷起,收拢。 "土 (tǔ):" 泥土,尘土。 "重 (chóng):" 重新。 "来 (lái):" 来到。
字面意思是:人被赶走或失败后,收拾起被打翻的尘土,重新聚集力量再来。比喻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次行动或卷土重来。
"成语故事/出处:"
这个成语最著名的出处与南朝宋末年的"侯安都"有关。侯安都原本是陈朝的将领,在抵抗北朝(主要是北周)的入侵时屡立战功。后来陈朝衰落,北周大军压境,侯安都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兵败被俘。
传说他被俘后,有一次被北周皇帝宇文邕召见。宇文邕问他对陈朝灭亡有什么看法,侯安都回答说:“如果我的国家能够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保证能够恢复国家的疆土。” (原文类似:“若使国家赐吾十年,必使恢复旧物。”)
后来,侯安都设法逃脱,回到南方,继续为陈朝残余势力(如南陈、萧梁残余)作战,虽然最终未能

相关内容:

和县,古名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皖江开发的最前沿,江淮水陆之要冲。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有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等2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成语典故“卷土重来”便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于项羽拔剑自刎地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所作的《题乌江亭》一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即感叹若项羽当年没有自杀身亡,而是渡江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量,那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

杜牧,字牧之,号称杜紫薇,又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题乌江亭》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会昌元年(841年)杜牧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因为对项羽兵败自刎的事情感慨万千,而写下了这首咏史诗——《题乌江亭》(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这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诗文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用人。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和县山水资源丰富,坐拥“三山”“三湖”,即天门山、鸡笼山、如方山、香泉湖、半月湖、如山湖,其中,鸡笼山半月湖景区、香泉旅游区为国家4A级景区。此外,还有朱元璋登临点兵的镇淮楼,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沐浴疗疴的“天下第一汤”香泉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是中国最佳温泉度假旅游示范县。

出处:

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义:

比喻遭受失败和挫折之后,重新再来。

打卡地:

马鞍山市和县。

周边旅游推荐地:

和县霸王祠、和县陋室公园、和县香泉生态旅游度假区、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等。

策划:王雷

监制:宋卫义

统筹:韦屈 苏东 杨少武

拍摄:程天石

视频制作:程红

手绘:愚先生文创 艾倩

出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华网安徽频道

安徽旅游在线

发布于 2025-10-07 12:28
收藏
1
上一篇:跟着成语去打卡,探寻历史风云中的“卷土重来” 下一篇:天下江东,河山共颂——父老情怀的永恒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