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手机存了一万张风景,只有两张自己的正脸!”这句话一出口,饭桌瞬间安静,大家都把手机翻了个遍……才发现自己也差不多
镜头里缺席的人,过几年就会在记忆里缺席!
你嫌自己脸圆、皮肤不光滑、牙齿不齐,于是见镜头就侧身
你觉得别人长得好、会摆姿势、天生就上镜,于是甘心做观众

可相机从不挑人
是我们给自己加了门槛
先拍,再删,再练,比永远逃避更简单
第一道门槛:外形焦虑
胖瘦高矮天生不同,可光线和角度人人能选
侧光能淡化细纹,平视能拉平脸型
先解决灯光位置,再想服装颜色
一分钟,差距就出现

第二道门槛:动作僵硬
写字要练帖,拍照也要练动作
镜子前抬头、转肩、伸脖子,各做十次
三天后肩线自然下沉,脖颈拉长
镜头感不是天赋,是肌肉记忆
第三道门槛:表情空洞
假笑靠嘴角,真笑靠眼神
想一件开心的小事,再按快门
连拍五张,挑一张
回看时别挑剔皮肤,先看情绪是否自然

同样三十岁
有人手机两万张照片,随手能找出两百张满意的
有人只剩工作证件照,翻不到十张像样的
十年后孩子翻相册,谁能讲出完整故事?
照片越多,记忆越具体!
拍自己
你会发现左侧脸更立体
拍朋友
你会学会躲开乱背景
拍街景
你会开始注意线条和配色
审美就在练习里偷偷提升

有人问:拍照到底有啥用?
一,留证
孩子第一步、父母第一根白发、你现在的眼神
几年后都是无价
二,养心
记录小确幸,比刷短视频更解压
三,连结
把照片发给家人,群里气氛立刻热络
逃避镜头=主动删掉未来档案!
担心浪费时间?
刷视频一小时眨眼就过
用这时间可以拍上百张
担心设备差?
现在随便一部千元机像素都超十年前单反
不动手,只会让设备继续吃灰

有人说年纪大了不适合拍
六十岁的周奶奶,每天晨练后让老伴按一次快门
三年下来做了健康对比册
腰围变小,背也直了
照片比体检单更直观
自信是在快门里攒出来的!
简单五步
一,站到窗边侧光,不要逆光
二,把镜头抬到与眼睛平行
三,下巴向前伸一厘米
四,心里默念今晚吃啥
五,连拍五张,留一张
每天一次,半月见效

别把拍照当炫耀
它只是帮“此刻”留下证据
等胶原蛋白走了
等手机换了十代
你还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这比任何滤镜都珍贵
镜头前的你,才是真实的你!
张哥后悔没照片,只能把旧工作照翻来翻去
下一次家庭聚餐,他决定站到C位
灯下,正对镜头,不躲

最后的问题很直接
你愿意做未来相册里的主角,还是背景?
这一秒的表情,十年后值不值得被看到?

说说看
1。你最近一次主动拍自己的照片是什么时候?
2。准备怎么突破镜头恐惧?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