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杨璐
9月7日,一场趣味盎然的植物探究之旅在济南森林公园拉开帷幕,来自匡山小学的60余名小学生及家长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生态游戏”“自然科普课堂”“自然美育”三大特色环节,解锁植物“茎”的百变奥秘,见证园林废弃物的“魔法变身”,在自然中收获知识与乐趣。

活动以“探秘树皮”互动游戏热闹开场。孩子们分成小组围在树木旁,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紧盯树皮的粗糙纹理,小手握着拓印工具认真记录。他们一边认真听树皮的结构与保护作用,一边用“树木的年龄档案”生动比喻年轮,将年轮与当地气候、环境变化的关联娓娓道来。动手实践与知识讲解相结合,不仅点燃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之心,更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观察力,尽情享受亲近自然的美好时光。

进入自然科普课堂,孩子们手持研学任务单,在园区内开启“寻茎之旅”,实地寻找常春藤、紫藤、五叶地锦等植物。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仔细观察、对比,逐渐分清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的不同形态与生长特性。当皂角的茎刺、土豆的块茎、洋葱的鳞茎、莲藕的根状茎被一一展示在眼前时,原本抽象难懂的“植物茎变态”知识瞬间变得直观清晰。孩子们听得专注投入,提问环节更是积极踊跃,探索植物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

在科普馆内制作一幅枯枝画创作,让孩子与家长亲自体验科普创造的魅力。孩子们利用捡拾的废弃枯枝,通过修剪、拼摆、粘贴等简单步骤,将原本不起眼的枯枝,巧妙变成灵动的蝴蝶、轻盈的蜻蜓、可爱的甲虫,一件件惟妙惟肖的昆虫造型作品新鲜出炉,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枯枝画创作不仅让孩子们惊叹于“变废为宝”的艺术魅力,更在创作过程中深化了绿色环保理念,实现了自然美育与科学知识的完美融合。
济南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普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植物世界的大门,既传递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与动手能力,为全国科普月增添了一抹鲜活的自然色彩。
通讯员:李冬卉 张云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