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中南部的珍尼湖是该国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拥有宝藏般的生物资源 还是许多濒危物种的关键栖息地,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马来西亚首个生物圈保护区。

在湖区深处,有一个名为丹戎普特的村落,是马来西亚原住民贾昆人的村落之一。贾昆人是马来西亚官方认定的原住民族群之一,以采集、渔业和狩猎为生。村子通常由数十人组成,延续世袭首领制度,坚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湖边插枝垂钓捕鱼,耕种旱稻、木薯和采集森林特产换取粮食。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采矿与伐木活动的泛滥,湖水变得浑浊,荷花大片凋零,山丘渐渐秃露,鱼类不再适宜食用,就连贾昆人生活中依赖的传统药材也难以采集。珍尼湖一度面临被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名录除名的险境。
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与督促,马来西亚政府叫停湖区周边的采矿活动,启动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

保护区研究员依冠说,与保护区研究员一样,贾昆人也在为珍尼湖“重焕新生”付出努力。他们培育树苗,然后由政府收购用于山区重植。贾昆人不仅是传统的继承者,也成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推动者。贾昆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们一同守护着珍尼湖的生态平衡,也守护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文化与未来。
记者:毛鹏飞、王嘉伟、程一恒
报道员:祖尔、谭耀明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