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咱们国家的省份,大家第一反应多数是地理书上那堆陆地地图,可如果问起“哪一个省最能扯得上‘海岛风情’”?不少人估计立马想到台湾。老一辈人口中的“宝岛台湾”,其实远远不止一座岛。这事说出来,不少人还真不信:台湾省除了那大大的本岛,名下其实还挂着一百多座各式各样的小岛,一桩桩一码码,货真价实的“百岛之省”。

可你要非和我较真,点名让“报菜名”似地讲出这百来座岛的所有名字,别说你记不住,连我都为难。其实想理清台湾手头都管着哪些岛,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分块儿来盘点。总不能一把抓,还是得拆解成块,像过日子那样,一步一步,有条有理,捋一遍心里才亮堂。
首先有个共识得釐清,台湾虽然名下岛多,但它下面的地盘,统统没跑出台湾本岛四周的“视线”。换句话说,没有哪个外岛能独立到快要变成“第二个台湾岛”。这些岛,分布起来大致分四堆:台湾主岛一圈附属岛儿,贴着大陆这边的“大陆诸岛”,还有南边远远的南海上的几处点儿。但划分归划分,道道怕复杂,我在这反倒愿意掺点人情味儿:岛是死物,人却鲜活,岛上的生活、变迁,那才带劲。

台湾叫得响,靠的还是本岛。面积大概三万六千平方公里,岛上二千四百万人,说白了,十个台湾人里有九个是本岛长大的。台北在北头偏中,说起来,台北人和南部的亲戚们,语气口音都透着一点“老派”,也算一种有趣的区域小文化。
本岛周边的附岛,说不上都“声名显赫”,但里头总有两个岔出去的老兄弟——澎湖列岛和绿岛。澎湖列岛怎么讲呢?小时候老家收音机里总放《外婆的澎湖湾》,歌词里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那叫一个洗脑,只不过真实的澎湖,每逢冬天海风那个呲牙咧嘴,不亲身去一趟真体会不到。这里不仅仅让人度假消闲,当年国共对峙、武装戒备时期,澎湖实际是兵家必争之地。小渔村里偶尔还能碰到那会儿驻守的老兵,抽两口烟头,讲讲过去的枪炮声,那表情有种说不出的复杂——又自豪,又带点辛酸。

要说起台湾外头那些插在大陆近前的岛,金门和马祖最有“话头”。金门离厦门就一水之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金门还强制岛民自家后院挖战壕。大金门、小金门岛上居民老年人动不动还能搬出当年炮战的故事。台海炮声年年,金门儿女今年拜妈祖、明年对海放炮仗,全都藏着一肚子两岸纷争翻涌的痕迹。金门总共十二座大大小小的岛,面积比马祖要大。但岛再大,逼着小家庭天天担心战火,日子并不比内陆人轻松。
马祖呢,岛多,却零零大大,小得离谱。二十八座拼在一起,竟然还比不上金门。但马祖的故事也不少,这里的主营生意靠渔港,过去闽江口开渔季,马祖渔民没少和大陆对岸“抢生意”的。夜里看灯火,彼岸近在咫尺,岛上老人悄声说,小时候常听收音机里的对岸广播,小孩天真,看着夜色还以为那是家门口市面儿的灯。

更远一点说,台湾手下的第三块重地,其实在南海。东沙群岛全在手里,南沙那儿管得也只是一小角。大家一提南海,啥都想到牛角尖儿的主权问题,可现实里那里锚着不少渔船、科考船,竹筷子插在碗里——一边姓“台湾”,一边姓“大陆”。有时候倒像邻里合伙守着自家菜园,多年积下的默契,有点“你不动,我就不吵”的意味。
到了太平岛,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这岛名字吉利,但位置可真敏感。离西沙群岛大约四百海里,离台湾岛南端的高雄不到九百。再往西,五百多海里就是新加坡。你得想想这啥概念——谁要能稳稳守住这个小岛,周边的海域等于一只手就捏在手心。太平岛陆地不到四平方公里,咱说实话,比不上东南沿海的大渔村,但坐镇的位置着实让大国都眼馋。

华南出口货轮天天过,国际海运的油轮、集装箱轮船,你随便抓一趟,多半得在太平岛海域打个招呼。朋友们常开玩笑说——如果哪天台湾岛掉到海里了,恐怕大家第一反应不是保自身安全,而是赶紧查查太平岛是不是还在。
太平岛地形平坦,是天然的气象观测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南海风暴动态,岛上陆续建起了气象站。大冬天台风浩荡,海面上渔民靠着岛上传回的气象数据,才知道是不是该收网回港。年轻的技术员值夜班,一个人守着整片黑漆漆的海域,有时会想,自己看似渺小,却撑起成千上万条生命的安稳。

听说过美方曾公布,岛周围藏着八亿吨石油。你说厉害不厉害?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岛上每次有外舰靠近,台湾那头和大陆这边都得警觉半天。菲律宾那边夜里还点着篝火,嚷嚷着“我们的岛”,美国更不消停。可真到关键时刻,两岸的态度就成了天平。2016年,马英九还专门飞到岛上走了一圈,生怕全世界忘了“太平岛属于咱们”。岛上空军、海监、渔政,经常换岗值守,兄弟轮岗,偶尔跟大陆渔船打招呼,互相递个香烟什么的。这小小一个岛,其实见证了多少两岸并肩的大事。
岛是静静地在那儿,可它们的命运,还真被历史搅得妥妥的。1883年,岛被德国人“考察”盯上,那会儿清政府早就自顾不暇。甲午之后丢日本,抗战后才算捡回。1946年国军登岛立碑,说白了,每一块石头下,都压着一位曾守卫南疆的老兵的故事。五十年代台湾一口气接收岛屿,接着修建灯塔、气象塔。岛上一通建设,渔民、工程兵、护士轮流值班——年轻人只能在海风和盐碱味里找乐子。说他们枯燥,可有谁不是在这片海的守护里,长成了有故事的家伙?

新世纪后,大陆和台湾其实很清楚,单靠哪一方,太平岛都守不住。南海争端闹得沸沸扬扬,美国、菲律宾时不时逼近。可岛没丢,两岸默契管着,反倒成了难得的“共识”时刻。有台湾省的小公务员,偶尔巡岛回到台北,跟朋友开玩笑说:“在岛上,最盼的就是下班后能有口热汤。”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国家大事和柴米油盐,在一座岛屿相遇,谁也躲不过。
现在,太平岛依然安安稳稳躺在蓝天白浪下,渔船在远处晃来晃去。有时我会想,这一百多座岛,哪一座才最让你记挂?是澎湖的海滩?还是太平岛那片无垠的蓝?每个人也许都有不同答案。只希望这些小岛,无论风云如何,都还能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故事,不让外人随便插手。你有没有去过台湾的哪个海岛?那儿的风景、那儿的风,是否也让你记得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