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起打卡领略沈阳的文化气质之旅

来,一起打卡领略沈阳的文化气质之旅"/

太棒了!来沈阳打卡,感受它的文化气质,这主意非常好!沈阳,这座拥有厚重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印记的城市,确实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领略它的文化气质:
1. "工业与英雄的城市底色:"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不能错过的地方。这里不仅展现了日本侵华的屈辱历史,更彰显了沈阳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深刻体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沉重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沈阳文化气质中"历史厚重与抗争精神"的体现。 "沈阳工业博物馆:" 如果你想了解沈阳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工业辉煌,这里绝对不容错过。从蒸汽机车到战斗机,从重型机械到精密仪器,一件件展品诉说着沈阳的工业传奇和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代表了沈阳"坚韧、务实、创造"的文化基因。
2. "皇城的庄重与气派:" "沈阳故宫博物院:" 作为清朝入关前的皇宫,虽然规模小于北京故宫,但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入了满、蒙、汉等多种文化元素。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皇家气派的庄严和东北地域特色。这是沈阳"多元文化交融与历史传承"的见证。
3. "现代都市的活力与时尚:" "

相关内容:

从红墙金瓦的古城宫殿,到承载记忆的文博场馆,从锈迹斑驳的老旧厂房,到古今交融的市井街巷……辽宁沈阳,不断将古代文明、红色基因、工业记忆与时代活力编织成城市的独特文脉,文气愈发浓厚,文韵愈显悠长。

近日,2025“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来到沈阳,探访沈阳故宫、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文化地标,领略这座城市亦旧亦新的文化气质,聆听兼具温度与创意的文化语言,感受新时代东北亚中心城市沈阳的文化自信。

黄昏时分的沈阳城。

宫阙藏珍,让百年文脉“活”起来。大政殿的八角飞檐诉说灵动,十王亭的精巧排布蕴藏匠心,文溯阁的雕梁画栋展现雅致……沈阳故宫,作为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似一幅立体的文化长卷,穿越400年岁月烟尘,静静铺展在沈水之阳。近年来,沈阳故宫借助VR技术复原、文创产品设计等,让曾经尘封于史卷的细节,化作可触可感的体验,老沈阳人带着孩子抚摸朱红立柱,年轻游客举着文创雪糕与宫殿合影,老文物与新生活温柔共鸣。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

文博矩阵,让历史记忆“暖”起来。浑南区中央公园旁,辽宁省博物馆新馆的展厅里,一位游客正带着孩子凝视红山文化的代表性藏品——玉猪龙。“这是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年均20余场特展轮番上演,线上展厅更让馆藏珍品“远行”千里。从纹饰丝巾到文具套装的300余种文创产品,让观众把“历史的温度”带回家。这个暑期,辽宁省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众多“亲子团”“游学团”奔赴打卡。沈阳市副市长刘克斌表示,沈阳正在构建“博物馆之城”,联动各大文博单位,共同构成讲述沈阳故事的文化集群,不断凝聚文气、增添人气。

游客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

抗战遗址,让红色基因“强”起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上,残历碑的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自1999年起,每年“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都在此举行。馆内,泛黄的家书、残破的武器、黑白的照片,串联起壮阔抗战史诗。博物馆开馆30余年来,累计接待观众数以千万,还面向青少年开设“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沈阳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6大文博场馆为主线,精心打造“抗战记忆之旅”主题精品游径,全面呈现自九一八事变至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沈阳这座英雄城市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街巷承韵,让古今风华“融”起来。总面积1.69平方公里的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囊括众多文物保护单位,近400年历史的中街步行街总商户数3277家,与67条历史胡同、19家传统老字号、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一张“古今交织”的文化网络。古城墙记录岁月沧桑,小商铺萦绕城市烟火,胡魁章笔庄等老字号尽显古朴和典雅。这里既是“文化会客厅”,也是“生活体验场”,让文脉在街巷间自然流淌,让人们在漫步中读懂沈阳的过去与现在。

热闹的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

从沈阳故宫的红墙到方城的老街,从辽博的玉琮到“九·一八”的钟声,从中国工业博物馆的10吨冲天炉到1905文化创意园的天车,沈阳以传承之心保护历史遗存,以创新之力坚定文化自信,继续讲述好从苦难到振兴的沈阳故事,不断滋养着辽沈儿女从过去走向未来,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文:刘佳华 摄影:邱活 王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于 2025-10-01 04:58
收藏
1
上一篇:辽宁沈阳四游体验,揭秘九大景点与十二大美食攻略 下一篇:畅游沈阳,舒享惬意秋日时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