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中秋连放8天假,想带小学生娃过个有意思的假期,又怕安排太满娃累着、太闲娃抱着手机不放?其实不用愁,3件简单又好操作的事,既能让娃感受节日氛围,还能在玩中练能力,全家都能收获快乐。
1. 一起做“双节小手工”:动手又有仪式感
不用买复杂的材料,家里的彩纸、红包、旧盒子就能派上用场,和娃一起做份节日手工,成就感满满。
- 中秋可以做“兔子灯笼”:用红包折出灯笼主体,让娃用彩笔涂画月亮、兔子,再挂上绳子、放进电子灯,晚上点亮时,娃会兴奋地举着到处逛,还能跟他讲“中秋赏月、挂灯笼”的习俗;
- 国庆可以拼“小国旗”:准备红色卡纸、黄色星星贴纸,教娃按比例贴出国旗,贴好后一起挂在房间里,趁机跟他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看到要心怀敬意”,比单纯说教更生动。
手工过程中,娃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感受节日的特别,做完的作品摆在家里,节日氛围也更浓了。
2. 玩“节日知识小游戏”:边玩边学不枯燥
小学生好奇心强,把双节知识变成小游戏,娃会主动参与,还能轻松记住知识点。
- 玩“中秋猜谜”:提前找些简单的中秋谜语(比如“举头望明月”打一成语,答案是“触景生情”),和娃轮流猜,猜对了给个小奖励(比如一块月饼),娃会越玩越投入;
- 玩“国庆知识问答”:问些适合小学生的问题,比如“国旗上有几颗星星”“国庆是哪一天”,答对让娃当“小老师”考你,答错了就让他教你,既能学知识,还能培养娃的表达欲。
游戏式学习不枯燥,娃在笑声中就能记住节日相关的小知识,比让他背课文轻松多了。
3. 记录“双节小日记”:留住回忆还练表达
不用让娃写长篇大论,用“图画+短句”的形式记录假期小事,既能留住回忆,还能锻炼观察和表达能力。
- 可以让娃画下每天最开心的事:比如“和爸爸一起拼灯笼”“吃了自己做的月饼”,然后帮他写下简单的句子(比如“9月30日,我和妈妈做了兔子灯笼,晚上点亮特别好看”);
- 也可以收集节日小物件贴在本子里:比如月饼包装盒、小国旗贴纸、景区门票,让娃说说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你帮忙记录下来。
等假期结束,这本“双节小日记”就是珍贵的回忆,娃翻着看时,还能清晰想起假期的快乐,慢慢也会爱上观察和表达。
双节陪小学生,不用追求多复杂的安排,简单的互动、有趣的小事,就能让娃感受到节日的快乐,还能在玩中有所收获。你家娃双节最想做什么?是动手做手工,还是玩小游戏?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也可以分享你家的假期小计划,让更多家长参考~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和娃一起开心过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