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湖南长沙望城的苏蓼垸内垸外各有风景:垸内的稻田正次第成熟,等候秋收的来临;垸外,清澈的湘江与青翠的河岸,依旧生机勃勃。
苏蓼垸位于望城区北部,与岳阳市湘阴县接壤,生活着1.5万名群众。垸外围14.82公里的一线防洪大堤,既是抵御洪水的生命线,也是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在这里,见证着一段持续二十余载的水利攻坚历程,更是记录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治理、从力保安澜到谋求长治久安的深刻变迁。

(湘江东岸苏蓼垸防洪整治工程施工现场。单位供图)
争分夺秒筑牢防线
2024年10月,望城对苏蓼垸堤防进行再次“升级”,启动湘江东岸苏蓼垸(夹河至长湘闸段)防洪整治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身防渗、堤身加固、堤基防渗、穿堤建筑物改扩建等。
2025年6月底,仅8个月的时间,这段长达6公里的水利工程正式完工。堤身加宽培厚消除了苏蓼垸堤身防汛隐患,显著提升了堤身防渗能力,确保了垸内的防洪安全。
这项承载着巩固提升区域防洪能力的工程,其建设之路并历经挑战。“项目启动初期,我们面临的是工期极紧、任务超重、工序极多的严峻挑战。”望城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汛期不等人,必须在2025年4月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面对这块“硬骨头”,望城区水利部门展现了非凡的决心与担当。
在望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望城水利局科学组织,精锐尽出。施工高峰期,现场集结了58台施工机械、126台运输车辆、326名管理和施工人员,开启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作业,歇人不歇机”的冲刺模式。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灯火通明,成为湘江岸边最动人的景象。
数字是奋斗最好的注脚:堤身土方填筑日均完成量达6400立方米,最高峰时段甚至创下日填筑28000立方米的纪录。长湘闸、三角氹、北挡机台等关键穿堤建筑物顺利完成开挖和混凝土浇筑,至2024年12月25日,短短不足2个月,项目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形象进度就达到60%,实现了高效推进。
速度与激情背后,是对安全底线的牢牢坚守。针对车辆交通等主要危险源,项目沿线布设了夜间照明灯、安全警示标志、锥桶等设施达1600处,设立值岗岗亭6处,配备巡堤劝导人员48名,多措并举确保了施工期间安全形势平稳可控。这不仅是一份工程推进计划,更是水利工作者坚守初心、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庄严承诺。
主动作为擘画新篇
随着湘江东岸苏蓼垸(夹河至长湘闸段)防洪整治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苏蓼垸二期工程也提上了日程。
望城水利局正式启动湘江东岸苏蓼垸(天鹅咀至夹河段)防洪整治项目,建设内容明确:对苏蓼垸未达标区段堤防进行彻底的堤身整修加固、实施必要的防渗处理、建设稳固的护坡工程及畅通的防汛道路。
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与一期工程有效衔接,最终实现苏蓼垸全线堤防的全面达标升级,形成完整的封闭保护圈。苏蓼垸二期工程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更是望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垸内1.5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3.6万亩农田的稳产高产,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系统治理,望城朝着全域“水旱无忧”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苏蓼垸全景图。单位供图)
不久的将来,这条历经洪水洗礼的大堤将以更加坚固的姿态,守护身后万亩良田和万家灯火。而望城水利人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以主动作为的姿态,筑牢水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水利兴,则民生旺。望城的水利建设,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篇章。(罗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