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肝鱼子酱华丽转身,这些“洋货”如何成为中国的“新特产”

鹅肝鱼子酱华丽转身,这些“洋货”如何成为中国的“新特产”"/

“鹅肝、鱼子酱”这些“洋货”在中国市场逐渐成为“中国新特产”,这一现象反映了几个方面的变化和趋势:
1. "消费升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是转向更高品质、更独特、更具体验感的商品。鹅肝、鱼子酱等高端食材正是消费升级的体现。 2. "市场本土化与品牌化":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运营,通过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购买习惯和营销策略,逐渐与中国市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同时,一些中国本土品牌也开始涉足高端食材领域,打造自己的“特产”形象。 3. "供应链完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其完善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为高端进口食材的进入和分销提供了便利。同时,随着技术进步,一些高端食材的本土化生产也在逐步实现,降低了成本并缩短了供应链。 4. "文化融合与猎奇心理":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消费者对“洋货”产生好奇和向往。当这些“洋货”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或与高端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时,它们就更容易被接受并成为某种社交符号。 5. "营销与定位":品牌方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将鹅肝、鱼子酱等与奢华、品味、健康等概念绑定,成功地将它们

相关内容:

春节临近,又到了说那句俗话的时候了:每逢佳节胖三斤!过节得吃好喝好,现在,各家陆陆续续开始置办年货了。

其实,现在什么都不缺,但是过节还是得绞尽脑汁来点不一样的年货,比如,弄点“洋”的!鹅肝、蔓越莓、鱼子酱、威士忌、伏特加什么的。

有人会说,进口的这些“洋货”都挺贵的吧?现在,不用只买进口货了,国产鹅肝、国产鱼子酱这些“新特产”成了消费市场上的新宠

国产“洋货”靠谱吗?市场前景又怎么样?

春节临近,安徽宿州的一家食品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他们正在加紧生产来自国内多地的订单。这家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伏特加。

公司人员表示,春节前,国内伏特加的订单量暴增,2024年以来,公司以伏特加、威士忌为主的快消产品快速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订单量猛增销售份额由不足1%增至现在的近10%

该公司为了生产高质量酒精产品,从法国引进了全套酒精生产技术设备,还国外专家前来指导,中国本土产的伏特加酒就此问世。

来自四川的礼盒批发商高女士发现,今年的春节订单中多了一种新货。此前,“全球六成鱼子酱产自中国”的话题登上热搜,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些传统观念里的“洋货”竟也产自中国。今年,高女士手中的四川鱼子酱订单量一下子攀升。

高女士:去年从网上了解到四川鱼子酱非常热门,今年我就找朋友联系上了厂家,提前订了一批新年礼盒,作为春节前主推产品。作为四川的“新特产”,走亲访友、拜访客户提上一个鱼子酱礼盒是非常有面子的。

据介绍,鲟鱼是冷水性鱼类,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而四川雅安水质常年稳居全国前列。此外,雅安天全县高山引流的冰雪融水,也为养殖鲟鱼提供了优质水源。生产四川鱼子酱的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消费旺季到来,工厂生产处于爆满的状态。

事实上,除了伏特加、鱼子酱,很多原本产自域外、消费也在域外的“洋货”,已经大量出现在中国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被不少网友称为“中国新特产”。比如:

  • 安徽的霍邱县和山东的临朐县,就是我国鹅肝的主要产地;
  • 黑龙江抚远生产“北美红宝石”蔓越莓
  • 甘肃陇南有着上百万亩油橄榄……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刘合光: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能找到与国外原产地类似的生产条件,比如说蔓越莓可以找到抚远的一些地方,鹅肝找到山东的一些地方或者合肥这些地方都可以生产,像鱼子酱在冷凉的地方都可以生产,这是我们资源决定的。生产能力、育种能力提升起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进一步创新,所以这些“洋货”也能在中国进行生产。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端的需求也带动了这类新产品的火爆。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刘合光:随着大家收入水平的增长,口味偏好的改变,在国内也在寻找消费这一类的产品,所以在国内的高档市场或者互联网市场上找这些本土“洋特产”的消费渠道和供货来源。需求侧的增长也为这些本土“洋特产”的火爆提供了市场条件。这些“洋特产”的企业针对国内的消费者进行产品改造,从高端的市场逐步向普通市场拓展,新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也就越来越火爆。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白明:中国有规模经济,一旦生产出来,有很多人就都要参加生产的阵容之中,国内之间也形成了竞争,规模经济效益很明显。14亿人口的大市场,又处于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满足一小部分都意味着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意味着在中国是一个蓝海市场,所以在这个市场上的生产能力能够突破,中国的消费者能够认可你,这种产品很快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山东临朐一家鹅肝生产工厂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工作人员介绍,来自上海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比如红酒蓝莓鹅肝要了160箱,金砖一号鹅肝200箱。我们现在已经是全员加班了,订单干到过年也干不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产“洋特产”在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新体验同时,也大量出口海外。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在红酒蓝莓鹅肝、爆汁鹅肝丸、冰激凌鹅肝等爆红产品的带动下,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增长35%,销售额达到4亿元。公司市场也从以全国一线城市为主,借助港澳走向了日韩、欧盟。

俄罗斯经销商 亚库洛夫:中国的鹅肝非常好,一点不亚于法国。

与国外已发展多年的品牌相比,国内生产的“洋特产”具有成本低、技术新、市场广、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刘合光:能够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甚至出口海外,把原来的这种发展势头进一步延续,还会不断地抢占一些产地非主产国的市场。当然替换主产国的市场还不那么容易,毕竟消费者有一个忠诚度的问题。全球生产的发展将来是合作共赢的一个模式,“洋特产”的本土化将为全球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李冬鸣

发布于 2025-09-30 07:12
收藏
1
上一篇:2025年十大热门高质量大型游戏推荐,畅游盛宴等你体验! 下一篇:全国最知名的11种土特产小吃,第二位让人无从下嘴,你的家乡有这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