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建林!
雨景
连朝丝雨织轻愁,
檐溜垂丝绕院流。
青石苔痕侵旧径,
绿蕉叶色映新秋。
烟笼远树迷千嶂,
雾锁疏窗冷半楼。
莫道阴冥无雅趣,
此间清寂最宜休。
三餐
三餐不必羡珍馐,
瓦釜羹汤慰客愁。
晨起粥熬香绕屋,
午间蔬炒翠盈瓯。
晚来饼就热汤暖,
夜半茶余睡意柔。
烟火人间寻常味,
一箪食里解烦忧。
青茶
案上春芽泛碧流,
松风煮水试新瓯。
轻烟漫绕疑笼月,
清味回甘渐润喉。
漫论江山千古事,
闲谈诗酒半生秋。
一杯倾尽尘心远,
不向人间问旧愁。
老酒
陈酿新开琥珀流,
浅斟慢酌解闲愁。
酒香漫绕疑侵梦,
暖意轻添渐入喉。
笑说当年多少事,
淡看今日几分秋。
是非功过皆抛却,
醉里乾坤自可留。
写春秋
雨歇更深万籁休,
灯前把笔写春秋。
墨痕漫染闲愁去,
纸页轻铺雅兴留。
不叹功名皆幻影,
只欣岁月自悠悠。
人间多少烦心事,
都付毫端一笔勾。
雨日闲居记
连日阴雨,如丝如缕,织就一片朦胧的天。檐角垂落的雨线,不似夏雨那般急骤,也不似冬雨那般凛冽,只是慢悠悠地往下淌,汇成檐下细流,顺着青石板的纹路蜿蜒,无声浸润着院角的青苔。天地间仿佛被滤去了喧嚣,只余下雨打芭蕉的轻响,和空气里清润的潮气,恰好将人心也泡得柔软。
这般天气,最宜抛却琐事,守着一方小室度日。不必追求珍馐美味,寻常三餐便足以慰藉肚腹之忧。清晨用砂锅慢炖一锅粥,米粒在文火中熬得开花,抿一口满是绵密的暖意;正午炒两碟时蔬,青翠的菠菜、嫩黄的炒蛋,简单调味便带着食材本真的鲜:傍晚温一块杂粮饼,配着热汤下肚,胃里踏实,心里也跟着安稳——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大抵便是这般寻常滋味。
饭后闲坐,案上先沏一壶青茶。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汤色渐成浅碧,凑近便有清雅的香气萦绕鼻尖。浅啜一口,先是微涩,而后回甘漫上舌尖,恰如观世事浮沉——初看纷繁复杂,细品方知其中真意。此时不必高谈阔论,只与二三好友围坐,从朝堂旧事聊到邻里家常,从山川风月谈到诗文典故,话语随茶烟袅袅,不疾不徐,自有一番开阔心境。
待暮色渐浓,茶意渐淡,便换一壶老酒。酒是陈酿,倒入杯中泛着温润的光泽,酒香醇厚,不烈却绵长。浅酌之间,可谈过往是非:或是年少时的莽撞,或是曾经的遗憾,或是旁人的纷争。酒意微醺时,少了平日的拘谨,多了几分坦诚,那些藏在心底的话,伴着酒香缓缓道出,便如卸下千斤重担,只余释然。
夜深雨歇,万籁俱寂。案头点一盏暖灯,铺开纸砚,静下心来写些文字。不必追求辞藻华丽,也无需刻意谋篇布局,只是将这雨日的闲情、三餐的暖意、茶酒的滋味,连同心底的所思所感,一笔一划落于纸上。文字如流水般自然流淌,记录下这寻常日子里的细碎美好,也算是为自己的岁月,悄悄写下了一段温柔的春秋。
这般雨日,无车马之喧,有茶酒相伴,有笔墨为友,虽平淡却不寡淡,虽闲适却不空虚——原来最难得的幸福,从不在远方的追逐里,而在这静下心来,与生活温柔相对的每一刻。
作者,赵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