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美育同行——探索“玩中有乐,向美而行”的教育新风尚
"玩中有乐,向美而行" (wán zhōng yǒu lè, xiàng měi ér xíng) is a lovely and evocative phrase. Here's a breakdown and interpretation:
1. "玩中有乐 (wán zhōng yǒu lè): "There is joy in playing/engaging.""
"玩 (wán):" To play, to engage in an activity, to have fun, to pursue something.
"中 (zhōng):" In, within, among.
"有 (yǒu):" To have, there is/are.
"乐 (lè):" Joy, happiness, pleasure, fun.
Meaning: This part emphasizes that even in the act of "playing" or simply participating in life's activities (work, hobbies, daily routines), one should find joy,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It's about discovering pleasure within the process itself, not just the outcome. It encourages a mindset of engagement and enjoyment.
2. "向美而行 (xiàng měi ér xíng): "Marching/Trekking towards beauty.""
"向 (xiàng):" Towards, facing, tending towards.
"美 (měi):" Beauty, aesthetics, beauty in its broader sense (including inner beauty, beauty of
相关内容:
孩子们春天在地里挖野菜、秋天爬树摘柿子;晴天扎堆儿看蚂蚁搬家、雨天一起研究蚯蚓活动;树下的“农家小院”在丰收时节香气四溢,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幼儿园为幼儿开辟出“撒野”的地方,让泥土的芬芳、枝叶的窸窣陪伴幼儿进行游戏与探索。这片带着几分野趣的“小森林”仿佛一片绿洲,让幼儿的眼睛和心灵得到净化。
即墨区实验幼儿园尊重幼儿的天性,始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玩美”教育的主张,并着手探索如何赋予幼儿游戏自主权,支持幼儿通过“真游戏”实现全面发展。
立足环境,打造幼儿成长的“玩美”世界
环境是自主游戏开展的基础,即墨区实验幼儿园室内面积相对较小,在户外环境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提高场地利用率,幼儿园积极对户外环境进行改造,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的乐园。
打造“亲自然”的户外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幼儿园充分利用树林、草坪、沙地等自然资源,在设计上坚持“野趣、多元、实用”的理念,让幼儿能与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对话。在小树林的农家小院里砌上灶台,为幼儿提供生火、拉风箱的场地,让幼儿体验农家劳动的快乐;改造多功能长廊、传统民间游戏区,开发传统游戏项目的新玩法,让游戏环境既符合幼儿兴趣又切合园所空间特点;将闲置的水泥台“变废为宝”,使其成为幼儿表演及体验茶道的舞台,杂物堆放处成了涂鸦区和骑行区,让幼儿有足够空间开展情境游戏,逐步形成了“畅玩”的游戏特色。
构建“有故事”的室内环境,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打破室内面积较小的局限,整体规划,巧妙设计,拆除班级游戏区之间的隔断、利用寝室扩展游戏空间,让幼儿自由进出游戏区并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游戏区命名去除主题化和功能化,开放游戏区玩法;在幼儿园中庭风雨操场设置混龄角色游戏区,安装有轮子的游戏柜,方便幼儿根据需要自主摆放,幼儿可自行选择玩伴、自主建构和开发游戏空间。
回归课程,创生润泽童年的精彩活动
幼儿园将抽象的教育理念通过具体课程和活动转化为幼儿的成长体验。整合园所、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围绕“乐玩区域”“畅玩户外”“赏玩美术”“阅玩绘本”及“和美生活”“趣美环境”“谐美家园”“育美课堂”,逐步开发出“玩美”课程体系,并按照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路径予以落实。
聚焦生活化实践,让“一日生活皆课程”落地生根。“‘玩美’生活课程”将生活活动纳入课程范畴,教师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各种能力。例如,开展“每周一诗、天气播报、新闻播报、餐点播报”等活动;在进餐环节引导幼儿正确洗手、自主取餐、按数取物,通过自理能力比赛、生存教育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幼儿在备赛中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深化游戏化实践,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幼儿园以“畅玩游戏”为载体,探索户外自主游戏新样态。以“西水东调”为例,幼儿园水渠东面有个沙池,尽管池边有水龙头,但幼儿仍喜欢从西面水渠引水过来玩,有的幼儿拿水桶提,有的幼儿用水渠边的压水井把水抽上来,再搭建运水管道,让水流到沙池。在这一过程中,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等环节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搭建水道时感知水的流动与坡度的关系,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懂得了“水往低处流”的道理。
践行多元化实践,助力幼儿收获多彩的成长体验。幼儿园以“‘玩美’阅读课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阅读活动引领幼儿、教师、家长共同阅读。通过“‘玩美’节庆课程”带领幼儿感受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以“过大年赶大集”为例,幼儿体验写福字、剪窗花,制作年货并布置大集进行售卖,用收入为园所帮扶协作单位的小朋友购买礼物。这项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爱心,买卖过程也让他们认识了货币、学会了计算。为落实劳动教育,幼儿园开设了“‘玩美’食育课程”,幼儿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玩美’美术课程”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畅想、观察的天地,培养了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追随幼儿,激活游戏发展的内生力量
真正的游戏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快乐体验是游戏的核心。幼儿园让幼儿做主,让游戏回归本质,不再是成人预设和安排的“活动”。
弹性安排时间,让游戏时长连续且完整。充足而连续的游戏时长能支持幼儿深度投入游戏并提升游戏水平。幼儿园调整了“上下午各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先集体游戏后自主游戏”的安排,改为“上午1.5小时开展自主游戏,下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集体游戏+体能训练’”,保证幼儿每天拥有至少1小时完整且连续的自主游戏时长。
关注幼儿兴趣,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多元的游戏材料是幼儿自主充分游戏的前提,幼儿园采用“一低两增两可”的材料投放策略,投放具有开放、自然、多元特点的低结构材料,让幼儿随意组合、排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满足多名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为具备不同经验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材料支持;另外,提供可移动、可组合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究材料的不同组合和玩法。
实施“1+4+1”游戏模式,推动游戏深度发展。幼儿园将每学期第一个月(9月和3月)定为固定场地游戏时间,通过在户外四大游戏区每周循环游戏让幼儿熟悉场地和材料。第二个月开始,每周前4天为固定场地混龄游戏时间,周五为“畅游日”,开展混龄游戏,幼儿打破班级、场地界限,自己决定去哪儿玩、和谁玩、玩什么、怎么玩,提升交往和游戏水平。
玩是一种状态,美是一种追求。即墨区实验幼儿园通过创设沉浸式的游戏环境,提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培养爱运动、乐探究、有爱心、善交往、敢表达、会创造的幼儿;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转变游戏理念,从游戏的“主导者”变为“支持者”、从“看见幼儿”走向“看懂幼儿”;在家长入园、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中,家长也重塑了教育观和儿童观,越发理解游戏的价值。
近年来,即墨区实验幼儿园有多项省级、市级、区级课题立项,在游戏方面探索并形成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市级教学成果奖项。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更新迭代游戏模式,以“玩美”教育搭建利于幼儿成长的舞台,让生命更加鲜活与灵动。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孙燕)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9日 第11版
作者: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