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特辑,揭秘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古老奥秘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特辑,揭秘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古老奥秘"/

我们来谈谈“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的北京周口店遗址。
北京周口店遗址是这份名单中当之无愧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考古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遗址之一。它之所以能入选并名列前茅,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 周口店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北京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1921年至1927年间,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在法国古人类学家步达生的指导下,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迹。 随后的发掘(特别是1928年后由杨钟健主持)出土了大量“北京人”化石,包括头盖骨、下颌骨、牙齿、四肢骨骼等。这些化石是当时已知的最早、最完整、最丰富的古人类化石之一。 “北京人”化石证明了远在数十万年前,人类就在北京地区生活繁衍,为认识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迁徙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证据。他们的体质特征,如较大的脑量、保留一些原始特征(如颏骨缺失),对理解直立人谱系至关重要。
2. "山顶洞人的发现与研究:" 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于1930年代发现了“山顶洞人”(Homo sapiens sapiens)化石和

相关内容: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考古发现了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生活遗迹。


北京猿人复原像


1918年,瑞典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考察。1921年,安特生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拉开了北京百年考古的序幕。1926年,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2枚人类牙齿化石被命名为“北京人(Peking Man)”。1929年12月2日下午,裴文中先生主持发掘时发现北京猿人第1具头盖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周口店遗址先后历经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代表40余个个体的直立人的骨骼材料。


北京猿人的两级牙片


新洞人牙齿化石


周口店遗址有系统编号的地点共27个,在第1地点发掘出代表40个个体的直立人阶段的头骨和肢骨化石,在第4地点出土一枚早期智人的牙齿化石,在田园洞、山顶洞出土代表9-10个个体的晚期智人头骨和体骨化石。在第1、第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出土了十几万件石器和大量的更新世动物化石,在第1地点发现人类最早的用火的证据之一,在山顶洞则出土目前我国最早的墓葬和装饰品。


猿人洞


因为北京猿人的发现,直立人这一在古人类演化中最重要的阶段得以确立,这是人类演化史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北京猿人在周口店生存了几十万年,这是直立人留下的最漫长、最完整的记录,是复原直立人体质演化过程、生存行为特点、技术文化面貌(包括石器技术、用火肇始、狩猎的能力与方式、栖身处所等)和环境背景的资料骨架。在第15地点和山顶洞还出土了距今十几万年和距今2万多年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这对直立人向晚期智人(现代人类)的过渡和现代东亚人类的起源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此外,周口店还保留着中国北方中更新世的标准剖面,对第四纪地层和环境的对比和研究极其重要。


周口店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发源地,至今仍是这些学科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处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研究基地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直立人和智人的演化与生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周口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口店—峙峪系是中国北方小石器打制技术的代表。1987年12月,周口店遗址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发布于 2025-09-29 16:28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中华远古,北京周口店遗址揭示人类演化驿站之谜 下一篇:探寻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史前文明的奥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