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丰收颂歌,岁月如诗的美丽篇章

金秋十月,丰收颂歌,岁月如诗的美丽篇章"/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惠风和畅。这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也是一个适合出游和赏景的好时光。以下是一些关于金秋十月的描述: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十月的天气逐渐转凉,树叶开始变色,红、黄、橙、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尤其是枫叶、银杏叶等,更是美不胜收。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像棉花糖一样,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丹桂飘香:" 桂花开始盛开,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让人陶醉其中。 "金色的田野:" 稻谷、玉米等农作物已经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气候宜人:"
"凉爽舒适:" 十月的气温逐渐下降,但仍然比较舒适,适合户外活动。 "阳光明媚:" 秋季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活动丰富:"
"赏秋:" 可以去公园、山林、乡村等地赏秋,感受秋天的美景。 "登高望远:" 秋高气爽,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可以欣赏到远处的美景。 "

相关内容:

金秋十月

作者袁德利

十月的风,到底是不问人意地来了。先是在夜里,悄没声地拂过林梢,带着些微的、刀子似的凉意;到了白日,你推开窗,那风便倏地钻进来,直扑到脸上,不似夏日的黏腻,倒像是一匹刚浸过清水的薄绸,凉飕飕、滑溜溜的,教人精神为之一振。天空呢,也仿佛一下子被撑高了许多,阔大得有些空落落的。那蓝色,不再是夏日那种沉甸甸的、含着过多水汽的湖蓝,而是一种极淡远、极明净的瓷青,澄澈得像一块新拭的玉。偶尔有几缕云,也是疏疏朗朗的,如新纺的轻纱,漫不经心地曳着,一会儿便散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候,最耐看的,要属那田畴间的颜色了。那是一片怎样也望不到头的、厚甸甸的金黄呵!稻子都熟透了,谦卑地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密密地挨着,风一过,便漾开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从田的这头,一直滚到天的那边。那金黄不是单薄的,里头似乎掺了些赭石,又透着些熟杏子的暖红,在秋阳的照射下,煌煌地闪着光,仿佛整个大地都成了一座流动的、温软的熔炉。空气里满是阳光和稻禾混合的香气,热蓬蓬的,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觉得妥帖、实在。这景象,不知怎的,总让我想起些辽远的、雄壮的古诗来,譬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只是眼前这金黄,比那“草木黄落”要辉煌得多,也厚重得多了。

我的脚步,便不由得被这金黄引着,向那田野的深处走去。田埂上,几个农人正歇着晌。他们并不言语,只静静地坐着,有的叼着烟斗,有的捧着粗瓷大碗喝水,古铜色的脸上,纵横的皱纹里,都盛着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笑意。那笑意是舒展的,是从筋骨的疲乏里透出来的满足,比这十月的阳光还要暖和。一个老汉拾起一穗遗落的稻谷,放在粗砺的掌心里轻轻地搓着,吹去糠皮,露出珍珠米似的颗粒,他眯着眼端详着,像看着一件稀世的珍宝。我忽然觉得,这满野的金黄,原不是自然的颜色,倒是从他们那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里,从他们那被岁月磨砺的掌纹里,一点一滴,生生地给染出来的。

正凝神间,一阵嘹亮的歌声,混着机器的轰鸣,从另一片刚收割过的田里传来。几台庞大的联合收割机,正像威武的巨舰般,在金色的海洋里平稳地航行。所到之处,稻浪纷纷伏倒,又被迅速地吞进肚里,转眼便吐出黄澄澄的谷粒来。驾驶舱里的年轻人,面孔是陌生的,洋溢着一种我未曾见过的、混合着技术与自信的光彩。他们与田埂上歇息的老农,仿佛是两幅不同年代的画,却又如此和谐地拼贴在这十月的背景上。老汉的沉默与青年的欢歌,手掌的摩挲与钢铁的吞吐,这其间,该是流过了多少悠悠的岁月?那缓慢的、依靠人力的时代,仿佛还未走远;而这迅捷的、充满力量的新的节奏,已然奏响了它磅礴的乐章。这十月的丰收,便不只是土地的丰收,更是时代的丰收了。

我不禁想起幼时,跟着祖父在打谷场上的情景。那时的十月,空气里弥漫的是石磙碾压出的新谷香,是扬场时谷屑扑面的辛辣味。夜晚,月亮升起来,清辉辉地照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稻垛,祖父就坐在垛边,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那一点红火,在无边的夜色里,温暖而寂寥。而今,那红火早已熄灭了,连那打谷场也寻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钢铁的洪流与奔涌的欢歌。时代到底是不同了,可那份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对收获的虔诚与喜悦,却是一般无二的。这感觉,沉甸甸的,比那谷粒还要实在。

夕阳西下时,我方才转身归去。西天的云彩被染成了壮丽的锦缎,一片绛紫,一片金红,像是为这盛大的一日举行着最后的庆典。远处的村庄,已升起了缕缕炊烟,那烟也是懒懒的,在暮色里盘桓着,不肯散去。回头再望那一片田野,收割后的土地袒露着深褐色的胸膛,安详而满足。有晚归的鸟雀,成群地掠过,投向远处的林子里去了。

十月的风,依旧在吹着,凉意更重了些,却不再觉得萧瑟。因为这风里,裹着的是谷粒的醇香,是汗水的咸涩,是机器的余温,是过往的回忆与未来的希冀。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便谱成了这十月最雄浑、也最温柔的乐章。我慢慢地走着,觉得自已也成了这乐章里的一个音符,虽极轻微,却也随着那磅礴的旋律,一同震颤着。这金秋十月,原来不只是一幅静美的画,更是一首慷慨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史诗。

2025年I0月2日于沈阳。

发布于 2025-09-28 02:42
收藏
1
上一篇:胶东古韵传承,探寻胶东第一古刹无染寺的历史足迹 下一篇: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