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古老生活,探秘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文化

赫哲族的古老生活,探秘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文化"/

赫哲族(Hezhe people),也常被称为“鱼皮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抚远、桦川、富饶等地。他们曾以渔猎为生,其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深深烙印着渔猎文化的印记,并随着时代发展有所演变。
以下是对赫哲族衣食住行的详细介绍:
"一、 衣 (Clothing)"
赫哲族的服饰以实用、耐磨、保暖为主要特点,传统上多采用动物皮毛和鱼皮作为主要材料。
1. "材料:" "鱼皮:" 这是赫哲族最独特的材料。他们擅长处理鱼皮(尤其是鲑鱼、鲟鱼、狗鱼等),将其制成坚韧的鱼皮布,用来制作衣物、鞋子、背包等。鱼皮衣轻便、耐磨、防水、不怕潮湿,非常适合渔猎生活。 "动物皮毛:" 如狍皮、鹿皮、狼皮、狐狸皮等,主要用于制作更保暖的外衣、冬衣、帽子、手套等。毛皮内衬或作为外层,提供良好的保暖性能。
2. "款式与特点:" "鱼皮衣:" 鱼皮衣是赫哲族的传统标志。根据季节和用途不同,有单层、双层、夹絮(用棉花或草絮填充)等多种

相关内容:

鱼皮衣是赫哲族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经过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等处理后制成的日常衣物。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赫哲族鱼皮衣,光明日报记者闫汇芳摄于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赫哲族渔猎文化馆。

赫哲族人喜欢吃鱼,尤其喜欢吃生鱼,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可以生吃。刹生鱼、炒鱼片、烤塔拉哈、炒鱼毛、钢刨花鱼片,成为赫哲族人食鱼的传统习俗。图为鳇鱼标本,光明日报记者闫汇芳摄于抚远市鱼博馆。

“撮罗子”是赫哲族较为原始的住房。先用三五根顶端带杈的粗实木杆,斜立、互相咬合撮在地上,然后用木杆依次斜搭在上面。撮罗子覆盖物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冬季一般覆以狍皮,夏季多用桦树皮、茅草等。图为“撮罗子”实景蜡像,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于抚远市鱼博馆。

赫哲族生活的三江流域冬天寒冷漫长,行路和运输都十分困难。赫哲族人发明了狗拉雪橇,这是一种能在冰雪上滑行、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雪橇大多以木制成,前半部分弯曲朝上,后半部分紧贴地面。一个爬犁可承载一千多斤,走起来比马还快,即使在深雪中也可以畅通无阻。图为狗拉爬犁,光明日报记者赵洪波摄于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赫哲民俗展示馆。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8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发布于 2025-09-27 10:13
收藏
1
上一篇:放下猎枪,走出山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迈向小康生活新篇章 下一篇:成都惊现女子高空抛物两小时,多辆汽车受损,业主质疑疑似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