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帮王叔叔家从养老院紧急办退住,押金扣掉大半,老人还瘦了一圈。”在成都某养老机构服务5年的护工李敏说起这事直摇头。如今越来越多家庭考虑送老人去养老院,但很多人因入住前没问清关键问题,最后钱花了,老人还跟着吃苦。干了多年一线护理的李敏,把选养老院的“保命三问”全说了出来。

第一问:护理等级咋评的?涨价有依据吗?
“不少家属被养老院环境吸引,根本没细究护理等级咋回事。”李敏分享真实经历:张奶奶刚入住时被评为二级护理,每月7200元。住了两个月,养老院突然通知升级到三级护理,费用涨到9800元。家属追问评级标准,院方却拿不出具体评估记录。
按照民政部2024年发布的《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护理等级需从生活活动能力、认知水平、健康状况等6大维度科学评估。选养老院时一定要问清楚:评级由哪个部门操作?多久重新评定一次?费用调整的具体规则是什么?有些养老院合同里暗藏“霸王条款”,比如每季度自动提价,这些细节不问明白,后续容易陷入纠纷。
第二问:护工实际有多少?服务能兑现吗?
“宣传时说1个护工管3个老人,实际入住发现要照顾八九个。”李敏直言,护工人手不足是行业通病。2025年广州民政局抽查数据显示,17%的养老机构护工配比不达标。
选养老院别只听销售说,建议选早晚高峰实地考察。重点观察:就餐时段护工忙不忙?老人按呼叫铃多久有人回应?还要问清不同护理等级的真实配比:失能老人是否1对2服务?半自理老人是否1对4?上海某连锁养老机构就把护工配比写进合同,承诺不达标全额退款。
第三问:看病急救靠不靠谱?送医速度快不快?
“去年冬天有位爷爷突发心梗,等救护车等了30分钟,差点耽误救治。”李敏提起这事仍心有余悸。养老机构的医疗保障,直接关系老人生命安全。
考察时要重点了解:院内有无24小时医护值班?急救设备是否齐全?与最近医院是否有绿色通道?北京某养老社区和三甲医院签了合作协议,12分钟内就能送医;但有些偏远养老院,离最近医院车程超半小时,这种情况就要慎重考虑。还要询问护工是否接受过急救培训,有无相关证书。
除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合同条款也得逐字看。比如试住期多久?提前退住如何退费?餐食不合口味能否调整?李敏常说,选养老院就像给老人找新家,多花时间问清楚、考察好,才能让老人住得安心,子女放心。
你身边有人住养老院吗?选养老院时还遇到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