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真不能小看的健康挑战

高原反应,真不能小看的健康挑战"/

你说得非常对!"高原反应绝对不能小看"。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症状多样且可能严重:" 高原反应的症状因人而异,从轻微的头痛、恶心、乏力、失眠,到严重的呼吸困难、剧烈头痛、呕吐、腹泻,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紫绀(皮肤发紫),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如高原肺水肿HAPE、高原脑水肿HACE)。很多人以为只是“感冒”或“上火”,可能会延误治疗。 2. "不可预测性:" 不是所有去高原的人都会发生高原反应,也不是海拔越高就一定反应越重。有些人可能在低海拔时就出现严重反应,有些人则适应能力很强。这种不可预测性增加了风险。 3. "适应过程需要时间:" 人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需要时间来适应氧气含量的变化。快速上升(尤其是在24小时内爬升超过1000米)是诱发严重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忽视这一点,贸然行动风险很大。 4. "症状可能延迟出现:" 有时高原反应的症状可能不会立刻显现,而是在到达高原后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后才出现,让人措手不及。 5. "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轻微的高原反应如果处理不当或继续暴露在高原,可能会发展为危及生命的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这两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医疗

相关内容:

七天假期选择去了小川西。

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随便找了一个六天的线路,没有做任何攻略。轻信了旅游销售说的,海拔一千多米,你年轻,不会有啥高反的。

于是轻装上阵,备了六套夏装,飞机落地到成都,转旅游专线进藏区。

车上导游说,要注意保暖哦,不要洗澡洗头哦,爱干净的人忍一忍。不然容易高反。我也不以为然没往心里去。

第一天住宿的地方海拔两千多米,觉得少许胸闷外没别的不舒服。照常洗澡洗头舒舒服服的钻进被窝。

第二天去的地方最高海拔四千多。盘山上升的时候觉得头疼,嗜睡,昏昏沉沉。我一直有头疼的毛病,大椎受凉或者堵了后脑勺的一跳一跳的疼,甚至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这苗头出现后我有点紧张,这状况不睡一觉休息休息一般是好不了的。

此时我还没意识到这就是高反,还觉得没睡好老毛病犯了。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我头越来越疼,恶心反胃,精神萎靡,脑袋晕晕乎乎的。刚好我带了华为手表,测了一下血氧,乖乖哩个咚,只有82了!怪不得我这么难受。这个时候我逐渐意识到,我这怕是高反了!!

我整天的行程都在煎熬中度过,企盼着晚上入住的酒店在海拔低一点的地方。然而,酒店的海拔也有三千多米。好在酒店床头有吸氧仪。虽说导游交代轻易不要吸氧,要让身体适应适应。但看到手表上不到80的血氧值,忍不了了。扫码付款了2小时吸氧。也不贵,好像是50元。这时候也不管多少钱了,能救我小命,500都行。

果然氧气救人命,吸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头疼的症状一下消失了,人也神清气爽的。更加坐实了我特么的就是高反了!!



发布于 2025-09-26 17:43
收藏
1
上一篇:青海冷知识揭秘,高原日常里的那些不为人知小特别 下一篇:格尔木行记,初次探险,高原反应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