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嘟、咕嘟……”临近中午,在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的将军阁民宿后厨,农家土灶里柴火正旺,铁锅之中,乳白色的鱼汤不断翻滚,裹挟着鱼肉的鲜香与黄精的微甘,顺着锅盖缝隙悄然溢出,引得食客频频探头。这便是让不少长三角游客慕名而来的池州特色美味——将军湖鱼头。

将军湖鱼头的故事,要从一湖好水说起。21世纪初,青阳县牛桥水库建成,因明代常遇春将军曾在此地捕鱼犒劳将士,金庸先生为其题名“将军湖”。这里不仅是青阳县重要水源地,更滋养出肉质鲜美的“胖头鱼”。湖中盛产的鳙鱼,常年在清澈水体中生长,个头多在8至12斤,鱼头硕大饱满,鱼肉紧实细嫩,为这道名菜奠定了绝佳基础。
“做将军湖鱼头,讲究‘就地取材’。”覃桂秀是将军村将军阁民宿的厨师,已掌勺7年,谈及这道菜的秘诀,她总能说出许多门道。

每天清晨,覃桂秀会挑选将军湖新鲜捕捞的鱼,处理鱼头时,必先仔细掰开、剔除鱼牙,确保没有腥味;煎鱼要用本地猪油,土灶柴火慢煎,直到鱼头两面金黄,“这样煎出来的鱼头,炖汤才会奶白醇厚,还带着焦香”。
厨房里,覃桂秀将煎好的鱼头下锅,倒入本地的泉水。“青阳将军湖的鱼,就得用将军湖的水煮,味道才正宗。”随后撒上生姜、葱花,再放入几片本地种植的黄精。“黄精是我们青阳的特产,既能提鲜,又能滋补,用黄精搭配高汤是本地的特色。”覃桂秀告诉记者,若要做红汤,则需换上另一套“配方”:黄酒增香、酱油上色,再加入村民手工制作的青阳农家辣酱,辣中带鲜,满是本土风味。

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铁锅上的鱼汤渐渐升温。“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40分钟。”覃桂秀守在灶台旁,不时调整柴火大小,眼神专注。揭开锅盖的瞬间,热气裹挟着浓烈的鲜香扑面而来,白汤如凝脂般温润,盛入碗中,鱼头肉质入口即化,汤汁鲜得让人忍不住连喝两碗。“周末有空闲时,我常带着老婆孩子过来,就是想来喝这一碗鱼头汤,实在是太鲜了,在其他地方都喝不到。”望着刚上桌的鱼头汤,铜陵市民王凯食指大动。
覃桂秀介绍,除了鱼头,鱼身上的肉也能烹饪出多种美味:椒盐鱼块外酥里嫩,酸菜鱼酸辣开胃,鱼丸汤清淡爽口,就连鱼尾也能红烧成一道下酒菜。一桌“全鱼宴”让食客们吃得满足。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将军村的农家乐里总有不少老顾客,许多长三角游客驱车而来,就为这一口将军湖鱼头的鲜醇。“吃过一次,就成了老客;老客再带新客,新客又成了老客,所以我们这热闹得很。”覃桂秀笑着说。
作为青阳县十大招牌菜之一,将军湖鱼头凭借其独特风味,不仅引得众多“老饕”慕名寻味,更吸引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央视财经频道(CCTV2)《生财有道》栏目曾专程为其制作专题报道。2022年,这道特色美食更成功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录,成为朱备镇美食文化的一张亮眼名片。

如今,每逢民俗节庆,朱备镇常会摆开“鱼头宴”,以鲜美的将军湖鱼头款待五湖四海的游客。作为全国旅游名村,朱备镇将军村的十余家民宿与农家乐,几乎家家都能烧制这道招牌美味。“将军湖鱼头是我们朱备的金字招牌,我们将把这道美食与当地的山水风光、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让更多人记住朱备的味道,也让这道美食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的新引擎。”朱备镇副镇长胡敏章说。
将军湖鱼头,这道藏着烟火气与文化味的美食,正以鲜醇为引,让更多人走进朱备、爱上池州,也让这份独属于将军湖湖畔的美味,在食客的回味中,成为绵延不绝的舌尖记忆。
特别说明:本专栏不收取任何费用
来源:池州市传媒中心 记者:许倩琪
编辑:吴婵娟 责编:余冰瑶
审稿:张明旻 监制:姚成润


纵览热点资讯、畅享便捷服务
请下载“我的池州”客户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