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去,这天气真是变脸比翻书还快!早上出门还恨不得套件短袖,晚上回家就开始翻箱倒柜找长衫。前几天热得跟蒸笼似的,这两天忽然又说要降温,我这种穿衣全靠蒙的人简直要崩溃。

昨天我还在跟我妈视频,她老人家又开始了:“你看你那外套,薄得跟纸片似的,风一吹就透!跟你说多少遍了,要捂春晾秋……”得,这下好了,天气预报直接替她开课了:合肥这几天除了14号和17号会掉几滴雨,其他时候基本都是阴着脸要下不下的样子。最离谱的是16号,气温居然能蹦上35度?我差点以为我眼花了,这哪是秋天啊,这是夏天杀了个回马枪吧!
可别高兴太早。17号开始冷空气就来了,温度直接往下秃噜,最低居然掉到20度,还带上3-4级的风,阵风能到7级。这是要把我前天晒出去的被子原地掀飞的节奏呗?

不止合肥,整个安徽也差不多。大别山区跟江南那一带,14号还要下中雨,局地泼大雨。我有个老乡在大别山种茶叶,前两天还发朋友圈说“再不下雨今年秋茶就悬了”,这下怕不是要一边收衣服一边谢天谢地。
说真的,我这种常年靠“一看二蒙三后悔”穿衣法活着的人,每年这个季节都得感冒两回。我妈说我这是“要风度没温度”,我反驳说这是“对天气的基本尊重”——虽然每次冻得哆嗦的时候,都恨不得把羽绒服焊在身上。

不过说正经的,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真不能靠硬扛。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我有个同事上礼拜就因为一天之内温差太大,直接发烧请假了。她后来跟我说:“我现在信了,穿衣服真得学洋葱,一层一层又一层,热了能脱,冷了能套。”
哎,你别说,“洋葱式穿搭”这词虽然听起来像个厨艺教程,但确实是真理。内层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简直是我们这种懒人应付善变天气的救命口诀。别再学我年轻时候那样,仗着身体好一件T恤闯天涯——现在喝热水都自觉放两颗枸杞了。

所以说,各位老乡,未来几天出门前真得多看两眼天气预报。早上雾大,开车通勤的得慢点儿;后天风大,晾衣服最好夹个夹子;周末有雨,记得收衫关窗。别跟我似的,总在“有点凉”和“怎么这么冷!”之间反复横跳。
天气它不讲武德,但我们能讲科学。保暖不拘款式,别感冒才是真本事。你这两天是怎么穿怎么过的?有没有什么应对忽冷忽热的独家秘诀?欢迎在评论区念叨念叨,咱交流交流,争取这个秋天谁也不感冒!

---
来源 | 综合安徽气象 合肥气象 合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