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召开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润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推动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重点行业污染减排持续深化;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不断显现;提升交通运输清洁化水平,移动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健全制度机制和预案,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更加高效;夯实大气治理基础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大幅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成效。

黄润秋强调,建设美丽蓝天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有力举措。要深刻认识推进美丽蓝天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任务,科学运用正确的方法策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气环境治理之路,努力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推动PM2.5浓度进一步下降,努力消除重污染天气,下大气力解决恶臭、餐饮油烟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工作节奏,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面提升大气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三是坚持科学系统施治的工作方法。统筹好发展和保护、重点和全局、减污和降碳,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全力解决结构性、长期性、根源性问题。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路径。强化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科技攻关,持续提升智慧化监管能力水平。
黄润秋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找准着力点和关键点,深入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确保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加快完成重点工程任务,围绕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和炉窑淘汰、散煤治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降低基础排放。要落实好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坚持早会商、早预警、早行动,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准性,科学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要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的做法,统筹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做到无事不扰。
黄润秋强调,“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承上启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要认真总结“十四五”经验做法,科学谋划“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坚持“一条主线”,即以PM2.5浓度持续下降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协同控制臭氧污染。推动“两个深入”,即深入推进结构转型,大力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深入实施污染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有力支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到“三个提升”,即提升法规标准引领,推动将大气污染防治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加快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提升政策机制效力,优化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创新金融、价格、财税、环保差异化管理政策;提升监测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能力和预测预报水平,推动执法监管提质增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上,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江苏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上海市、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局)及唐山市生态环境局作书面交流。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派出机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