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旅游揭秘,中国人跟团拍照为何受到严密控制?

朝鲜旅游揭秘,中国人跟团拍照为何受到严密控制?"/

中国人跟团去朝鲜旅游时,拍照受到严密控制,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朝鲜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
"单一党制和宣传需要:" 朝鲜是朝鲜劳动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其政治体制强调集体主义和领袖崇拜。因此,朝鲜政府非常重视对外的形象宣传,希望塑造一个稳定、繁荣、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并突出金氏家族的领导地位。任何可能被视为负面或不符合官方宣传的影像,都会被严格禁止。 "维护社会稳定:" 朝鲜政府担心自由拍照可能会引发民众对现状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他们通过严格控制拍照,来防止信息泄露和异见表达。
"2. 朝鲜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防范间谍活动:" 朝鲜一直将国家安全视为重中之重,对外国人保持高度警惕。他们认为外国游客可能会利用拍照进行间谍活动,窃取军事或政治机密。因此,他们对外国人的拍照行为进行严格限制,以防止任何潜在的安全威胁。 "控制信息传播:" 朝鲜希望严格控制外国游客的信息传播,防止他们通过照片和视频向外界展示朝鲜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朝鲜的国际形象。
"3. 朝鲜旅游的特殊性:"
""包机包船"模式:" 中国人去朝鲜旅游通常是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包机包船"模式,游客在整个行程中

相关内容:

#2025成都国际车展#

朝鲜,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居。提到它,你会想到什么?是神秘,是封闭,还是那个与我们父辈记忆中相似的计划经济时代?

你不知道的朝鲜:中国人跟团去朝鲜旅游,拍照是受到严密控制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朝鲜,不能拍穷苦大众,不能拍贫民窟,不能拍军人,也不能拍历届最高司令官。离开朝鲜接受安检时,相机必须上交。朝方的安检人员会一张张审查照片,删除他们认为有损国家形象的照片,当然也有少量的“漏网之鱼”,被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

去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踏上了朝鲜之旅。出发前,旅行社反复强调:“在朝鲜,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拍。”我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如今谁还不能自由拍照呢?然而,七天的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张带出朝鲜的照片,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漏网之鱼”。

初入平壤:蓝天白云与整齐街道

飞机降落在平壤顺安国际机场,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和整洁的街道。导游金小姐微笑着迎接我们,她汉语流利,举止得体,但在欢迎词中就不忘提醒:“请大家遵守我国规定,不要随意拍摄不该拍的内容。”

什么是“不该拍的内容”?金小姐耐心解释:军事设施、军人、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够现代化的建筑......清单之长让我暗自吃惊。

平壤市区的主要街道宽敞整洁,高楼林立,行人衣着朴素但整洁。孩子们系着红领巾,成群结队走过,看到我们这些外国游客会好奇地张望,但又很快低下头匆匆离开。我下意识举起相机,想捕捉这难得的瞬间,却被金小姐轻轻制止:“请不要拍摄普通民众,这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万景台与主体思想塔:只准拍美景

在万景台,金小姐热情地为我们介绍金日成同志的故居,指引我们从最佳角度拍摄纪念性建筑。“这里可以拍,这个角度最好。”她熟练地指导着每位游客,确保我们拍下的都是“合适”的画面。

站在主体思想塔上俯瞰平壤,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大同江蜿蜒流淌,两岸建筑错落有致。我被这美景震撼,连续按下快门。转过身,我想拍摄塔下走过的普通市民,却再次被制止。“不允许拍摄平民”,金小姐的语气依然礼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妙香山:自然风光与意外遭遇

妙香山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相对自由地拍摄风景照。然而,就在我们沉醉于山水之时,一个背着柴禾的老妇人从山间小径走来。

她佝偻着背,满脸皱纹,手上的老茧诉说着劳作的艰辛。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想要记录这真实的瞬间。同行的一位大叔轻轻按住我的相机,摇摇头。后来他告诉我,上次他来朝鲜时,就曾因拍摄类似的画面而被要求删除照片。

开城:历史古迹与严格管控

开城是朝鲜的历史古城,这里保留着许多传统建筑。我们参观了一所中学,学生们为我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表演结束后,我试图拍摄教室里的景象,却发现每个教室都挂着两位领袖的肖像,而这是不允许拍摄的。

在开城工业区,我们看到了一些比较简陋的民居,我下意识地举起相机,导游立刻上前挡住镜头:“这些房子不代表我国的形象,请不要拍摄。”

安检:每张照片都要经过审查

旅程最后一天,我们在平壤机场接受出境安检。这才是最让人紧张的时刻。所有乘客被要求将相机、手机交给安检人员,他们逐一检查每一张照片。

我前面的中国游客因为拍摄了一张军人的远照而被要求删除;另一位游客拍摄了不太美观的农村房屋,也被删除了;甚至有人因为拍摄了路边摊贩而被扣留了十分钟。

轮到我的时候,安检人员认真翻看着我的每一张照片。有一张我无意中拍到的街景,远处有几个衣着朴素的行人,安检人员指着这张照片看着我。我点点头,他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删除键。

七天的朝鲜之旅,我带回了200多张照片,每一张都是经过筛选的“安全影像”。而在回国后,我才发现,同行的一位老先生偷偷藏了一张存储卡,里面有一些他冒险拍摄的“非正式”画面:一个老奶奶在路边卖自产的蔬菜,几个孩子在土路上追逐玩耍,一列老旧的火车驶过田野......

这些画面或许不够光鲜,但却无比真实。老先生说:“我想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朝鲜,而不只是被精心包装过的形象。”

朝鲜之行让我深思:一个国家为何如此在意自己的形象?或许是因为脆弱,或许是因为骄傲。但无论如何,那种对每一张流出照片的严格控制,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沉重。

如今,我偶尔会翻看那些从朝鲜带回来的照片,每一张都很美,但却美得不真实。我想起那个卖蔬菜的老奶奶,那些追逐玩耍的孩子,那列老旧的火车......这些画面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却无法通过照片与更多人分享。

这或许就是朝鲜的矛盾之美:它既渴望向世界展示自己,又害怕被世界看清。而我们这些匆匆过客,只能带走经过批准的影像,以及那些无法被删除的记忆。

反思:何为真正的国家形象?

回国后,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形象?是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还是包括发展中不足的全面呈现?朝鲜选择只展示最好的一面,这种心情其实不难理解。每个国家都希望在国际上展现最美好的形象。

但同时,真实的生命力往往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小贩,那些在简陋环境中依然欢笑的孩子。这些画面或许不够完美,但却充满人性的温度。

朝鲜之行让我明白,影像的力量不仅在于记录美好,更在于传递真实。而有时候,真实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发布于 2025-09-22 03:43
收藏
1
上一篇:千万注意!对着它拍照或触犯法律,切勿以身试法! 下一篇:禁拍警示,千万不能对着它拍照,否则违法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