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北站,打造区域性综合性交通枢纽新名片

厦门北站,打造区域性综合性交通枢纽新名片"/

厦门北站(Xiamen North Railway Station)确实是厦门乃至福建省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它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包括:
1. "高铁枢纽:" 作为全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厦门北站是多条高铁线路的交汇点,包括: 厦深高铁 莆田至厦门铁路(在建,连接福厦高铁) 福厦高铁(在建) 鹰厦铁路(经改造可接入高铁网) 通过厦门北站,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达国内众多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福州、厦门等地。
2. "动车始发站:" 除了高铁,厦门北站也是多条动车线路的始发站,连接省内及周边省市。
3. "普速铁路站:" 它同时也承担部分普速铁路的客运任务,如部分厦门往返潮汕、海口的普速列车。
4. "公交枢纽:" 站前广场设有大型公交枢纽站,连接厦门岛内、岛外以及周边地区(如翔安、同安)的公交线路,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接驳点。
5. "地铁换乘:" 厦门地铁1号线在此设站,提供了进入厦门岛内及连接厦门北站与厦门高崎机场的便捷通道。
6. "长途汽车

相关内容:

厦门北站、闽南魂、现代骨、科技芯、无缝换乘、绿色智慧、海上丝路、交通枢纽、燕脊腾浪、未来动能

有些地方,站在那里,已经是一种宣言。厦门北站就是这样一座站,坐落在后溪那片地势略高的开阔上,硬生生把“枢纽”两个字写在了骨子里。这不是一堆钢筋水泥简单拼出来的壳子,也不只是一张通向全国各地的高铁票能代表的那种“中转站”。你别意思意思地走过,没准压根没瞧懂:这地方,已经成了厦门人、闽南人、甚至是整个东南沿海的某种骄傲。

厦门北站,大家叫它“大北站”,它的格局和排场,真不是随便哪个地铁口的地标楼能比的。总建筑面积快撑破38万平米,13台27线,年旅客吞吐量直逼5000万人,闽南其实也只有这里敢这么夸张。新旧双站场,南来北往分工明细,杭深铁路、福厦高铁等骨干线,像一把交通的扇子把整个东南沿海给扇活了。说直接点,厦门北站就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大布局里,最有分量的一个点。

梳理梳理这站的来头,其实很简单:以前厦门的地理,本来就有点窝着。孤零零架在鹭江边,高铁进不来,城市空间也被大海堵死。那怎么办?这回直接整个地儿推平了起大楼,硬生生把厦门北站拍在了集美后溪。于是福厦泉三地,几十分钟串成了“半小时生活圈”;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从前遥不可及的名字,忽然近得连一夜都不用熬。

你仔细瞧那大屋顶,燕尾脊的一抹灵动,弯弯的曲线,从海边的潮音里冒出来。“闽南魂”,它不仅仅是个建筑美学的标签。那是闽南人骨子里的追求,是嘉庚三段式的继承,是闽南古厝、燕脊腾浪的再现。走进去,波浪形吊顶迎头盖顶,浮想联翩,仿佛被海浪裹挟着进了站厅。256米长,只能用“夸张”来形容。支撑大厅的柱子,模仿厦门市树凤凰木,刚柔并济。墙壁上看到三角梅、听到“鼓浪屿之波”,这些本土符号悄默默地塞进旅客的潜意识,提醒你:这不是普普通通的车站,这里是鹭岛的会客厅,是海上丝路的现代继承者。

厦门北站让人佩服的不仅是皮相,而是骨子里那种对科技和绿色的执念。光是那光纤采光系统,已经在全国车站里首屈一指。82台追日机器,把天上的日头直接“薅”到地下,地上地下都是阳光照进来的感觉,一贴切生态的温度。这套玩意每年能省72万度电,就是这么“抠门”又聪明,绿色节能不是喊口号,是真金白银地省出来。减碳排放,空气里都能闻到点“良心建筑”的气味。

要说建筑师和工人们,又真不是浪得虚名。大跨度波浪型屋顶,最大高差24米,螺栓一拧拧到2毫米都不带偏一点。7000多个建筑控制点,全靠数码化模拟出来。几十年建筑人累出的腰伤,都在这儿有了点安慰奖。荣获福建省“闽江杯”,可不是一纸证书的面子事,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这座车站其实比想象中还“聪明”——人流分流、车流分流,动线设计恨不得用显微镜抠细节。南北双广场,一个对接既有老线路、一个服务福厦高铁新干线。地铁1号线地底穿过,4号线悄悄在建,各类公交、BRT、出租、网约车,全部安排得明明白白。6个地铁口跟出站大厅亲得跟胶水似的。旅客最快三分钟就能换乘,谁还记得老火车站挤成一锅粥的噩梦。

可别以为,大站就等于冷冰冰,大北站其实很会讨好人。进门刷脸自助,电子卡扫码,台胞证都能直接买票,异地证件补办窗口随时服务。商务候车区提供安静,母婴室贴心周到,无障碍体验妥妥的,出站到地铁还能免安检。你说智能,那得有点温度,不就应该是这样吗?

这车站厉害,厉害的其实远不止这些显而易见的“科技感”。它骨子里藏着整个厦门、整个闽南人“敢闯敢拼”的底色。不是每个海滨小城都能这样大刀阔斧,不是每个城市都舍得用最好的资源、最大的手笔,把未来的交通、拉动的产业、带动的人流全赌在一张车票上。

现在,盘口摊开,数据说话:2019年客流逼近1800万人次,新站房启用后,年度上限直接升级到5000万。地铁4号线完工,“空铁陆轨”立体交通,后头还得留点想象力。地理上,它把厦门、漳州、泉州这些原本各过各的小日子,硬生生捏成都市圈。高铁一开,50分钟拉近了福州,9小时不知不觉已经能到北京。厦门北站,就像一把钥匙,把鹭岛闷在海边的小门推开,遥远的地方都不远了。

这里既是起点,也是归途。时间不会停,这座站、这座城,全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前跑。或许哪天,外地人来厦门不是先问鼓浪屿、也不是沙坡尾,而是念叨一句:“厦门北站,挺会整活的。”

还用馅儿一样收个尾吗?其实也没什么好收的。地铁4号线还没全通,站厅还看得出点新漆的气息,工人师傅的笑脸在凌晨时分一闪而过。厦门北站站在那里,看着每一个不甘于原地踏步、向着未来发车的人。鹭岛风华、山海经纬,不就在这站台之间,每天反复上演吗?

发布于 2025-09-20 06:12
收藏
1
上一篇:暑期出行注意!厦门站还是厦门北站?旅客务必留心免闹乌龙 下一篇:快来了解!厦门北站出站攻略,轻松出行厦门北站后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