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徐二州泰山郡军阀臧霸集团,兴衰历程简述

青徐二州泰山郡军阀臧霸集团,兴衰历程简述"/

以下是三国时期盘踞在青、徐二州的泰山郡军阀臧霸集团兴亡的简述:
"集团兴起 (东汉末年 - 建安初年)"
1. "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州郡牧守拥兵自重。泰山郡地处青、徐二州交界,靠近徐州治所郯县,战略位置重要。 2. "崛起:" 臧霸出身寒微,早年为当地盗贼首领,后归顺曹操。他与其弟臧琮以及同乡丁仪、吴硕等人聚众数千人,占据泰山。他们利用泰山险峻的地形和乱世时机,逐渐发展势力。 3. "投靠曹操:" 青州黄巾军余部徐和、雷薄等叛乱,曹操东征失利。臧霸等人趁势以泰山为基地,击败了徐和、雷薄,并率部归顺曹操。此战不仅帮助曹操解了围,也让臧霸的声望和实力大增,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4. "成为曹操心腹:" 归顺后,臧霸凭借其骁勇善战和忠诚,参与了曹操多次重要战役,如征讨袁术、吕布、刘备等,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曹操在青、徐二州的核心军事力量。
"集团发展鼎

相关内容: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其实有着大大小小的军阀横行在当时的世界上,乘氏县拥众数千家的李氏家族的李乾,李典,李整;江汝地区地区纵横一方的李通;聚众数千家守卫在谯县家乡的许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地方的豪族,但是在此后的岁月里逐渐归附了曹操,其中有一个人物臧霸,可能为大多数人所忽视,但是这个人物所代表的的群体就是后来被称作“青徐豪霸”的军阀团体,这个军阀团体割据一方的的时间最长,他们这个群体已经有点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领主制度一样,曹操割让当时的青徐二州给予以臧霸为首的泰山集团,而作为青徐之地的领主青徐豪强集团的使命就是为了曹操而战,这种模式甚至是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大分裂的原因之一,下面可以综合史料来观察一下臧霸集团的兴亡。

臧霸集团的兴起

臧霸此人是东汉泰山郡华县人,他的父亲叫做臧戒,是当时华县的县狱掾,县狱掾是一个百石以下的县吏,不过在东汉时期,一般这种吏员都是当时的地方豪族出任,也就是臧霸出生的臧家在华县是一个豪族,与臧霸同时期的著名政论家仲长统曾经对于地方的上的豪族有一个很形象的刻画:

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这种情况在臧氏家族的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臧霸之父臧戒直接不听从泰山郡太守私杀狱犯的要求,一个百石以下的县吏有如此豪气,想必也有豪族的身份作为支撑,为什么这么说呢?臧戒被押送之后,年仅18岁的臧霸带着数十人在费县西山攻打押送的队伍,将父亲救出,并且此后杀死泰山郡的太守,由此可见地方豪族的势力和仲长统所说的"刺客死士,为之投命"之言不虚。最后臧霸带着父亲逃到了徐州刺史部所在的东海郡,而徐州就是臧霸集团兴起的地方。

中平五年(188年)第二波黄巾军兴起,臧霸跟随徐州牧陶谦开始打击徐州黄巾起义军,在这个过程里臧霸逐渐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军阀联盟系统。按照《三国志 臧霸传》记载:

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於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於开阳。

这段记载里的孙观、吴敦、尹礼等人和臧霸一样来自于当时的泰山郡,这是根据《三国志 武帝纪》的记载而来:

太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各聚众

上面所说的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是紧密联系在臧霸身边,这些人就是泰山郡军阀,他们来自于当时的泰山郡西部,这必须要说到东汉时期的泰山郡西部的情况。

臧霸本人所在的泰山郡华县,也就是现在的费县,地近蒙山,属于山东省中部的丘陵地带,而山东丘陵地代所在的泰山郡在东汉时期就是反贼的聚集地,在公元154年到公元156年就发生了东郭窦和公孙举的造反活动,这些人由兖州的泰山郡一直流窜到徐州的琅琊郡,发展至三万人,一度寇略兖州,徐州,青州。此后又有公元160年的泰山郡牢丙,叔孙无忌的起兵造反,甚至汉朝朝廷需要设置都尉来管理这一地区,一直到公元165年才罢免都尉一职,由此可见泰山郡西部地区对于朝廷的反抗,所以处在这种环境下的臧霸等人对于东汉朝廷和各个权威就没有多少尊重。这也是他们反复无常和割据一方的反应。其次也是泰山郡西部的征战环境,使得当地的人民勇武善战,三国时期很多人都在泰山郡招募军队,鲍信作为泰山郡人曾经在泰山郡招募“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的军队,而王匡也曾在泰山郡招募数千人的军队,名将于禁则是泰山郡人。所以臧霸作为泰山郡西部的豪族,是可以招募一支由泰山郡人组成的强大军队,他也是用自己招募的军队前去参与陶谦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身为臧霸家乡泰山郡的老乡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人来到了臧霸的身边,在镇压徐州黄巾军的起义之后,孙观、吴敦、尹礼、昌豨推举臧霸为帅,这些人带着自己的军队在琅琊国的开阳屯兵,琅琊国西面是兖州泰山郡,北面是青州,这块地方既靠近臧霸等人的家乡,方便他们招兵买马,又处在徐州的最北边,远离徐州的控制,还可以向混乱的青州发展,是一个理想的割据地盘。

臧霸等人拥兵在开阳的时候,徐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陶谦死后刘备接管徐州。臧霸等人默认了刘备的继位,此后刘备被吕布所败,臧霸等人也默认了吕布对于徐州的占领。除了证明臧霸的反复无常,最为重要的是臧霸已经形成了一个半割据的状态,历任徐州掌权者对于臧霸的半独立无可奈何。在建安二年(197年),臧霸袭击琅邪国相萧建,攻陷莒县。吕布前来攻打臧霸,但是最后无功而返。这说明臧霸对于徐州北部的控制十分成功。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前来讨伐吕布,臧霸出兵相助,最后吕布被擒,徐州被曹操攻下,但是对于臧霸等人处理,曹操对于他们的存在予以承认,《三国志》记载:

太祖以霸为琅邪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不过这也是曹操的权宜之计,曹操并没有委任给臧霸都督青徐的官职,也没有正式的任命,这种权宜之计表明曹操此刻在面对北方袁绍的强大压力之下,想要维持此时东方徐州的稳定,以便于拿出全部的实力和当时的袁绍作斗争。

泰山郡和琅琊国地图,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

半独立状态之下的臧霸集团的发展

臧霸在投降曹操之后,基本上没有作为。从建安三年(198年)臧霸投降曹操开始,到建安五年(200年)臧霸集团并没有什么作为,他既没有像李通一样将自己的队伍带入许都以此臣服曹操,也没有像李整,李典一般跟随曹操四处出征,一直盘踞在徐州,保持自己的割据状态。此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证明了臧霸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当年兖州动乱的时候,曹操所任命的徐翕、毛晖二将在兖州动乱时背叛曹操,之后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逃到臧霸处。此后曹操让刘备传达命令给臧霸,要求臧霸交出这两名叛徒,但是臧霸说了一番话拒绝交出徐翕、毛晖二人,《三国志 臧霸传》记载这番话如下:

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刘备把臧霸的话传达给曹操,曹操只好无奈的接受事实,还说:

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

最后徐翕、毛晖被封为一郡太守,这两人和臧霸的亲密关系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应该是臧霸的同乡,也出自泰山郡。毕竟曹操吞并了鲍信的泰山郡兵马,这两人很有可能是出自鲍信在泰山郡招募的士卒。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袁绍大举南下与曹操作战,袁绍的军队主要攻击是从兖州南下攻打许都,袁曹决战的焦点在于官渡。但是远在东方的青州和徐州也成为袁绍和曹操的角力的地方,在这个地区臧霸加入了战争,与其说是为了曹操而战,倒不如说臧霸和他手下的兄弟是为了他们在徐州北部的核心地盘而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那自然出了大力,《三国志》记载:

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

不过在这期间,另一名臧霸集团的成员昌豨就不那么友好。

在建安五年(200年),刘备重新占据徐州再度反抗曹操,但是被曹操大败。昌豨在刘备逃走之后居然举起反旗声称为刘备而战,但是被曹操击败。《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六年(201年),夏侯渊、张辽围攻在东海国的昌豨,数月攻不下昌豨,粮草将近,最后是张辽单身匹马说降昌豨,昌豨才随同张辽前去拜见许都的曹操,曹操面对这个背叛多次的昌豨,最后还是选择放他回去。其实对于曹操来讲这也是无奈之举,官渡之战虽然胜利,但是并没有彻底击垮袁绍的势力,即使是袁绍去世之后,袁氏兄弟袁熙,袁谭,袁尚依旧势力强大。曹操最后是趁着袁谭和袁尚相争的机会才攻入冀州,而曹操肃清袁氏的势力一直要到建安十二年(207年),袁尚和袁熙身死才算是结束。这期间大约花费了七年,而半独立状态的臧霸集团满足于保证自己的地盘,虽然有昌豨这个人屡次叛变,但是整个臧霸集团的其他人还是在名义服从曹操,假如处理了昌豨,被臧霸等人误认为是要处理臧霸,孙观、吴敦、尹礼这些人的割据势力,这就会使得臧霸等人与北方的袁氏相勾结,对于曹操得不偿失,所以对于昌豨,曹操表示心怀宽大。

来源于《三国演义》


臧霸集团的最后岁月。

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后,臧霸集团的岁月实际上就已经到了尽头,此时的臧霸集团失去了他左右逢源的资本,而且在强大的曹操势力中,臧霸集团的作用也不值一提。在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大败袁谭于南皮,袁谭临战被杀,袁尚北逃,曹操统一北方已经是必然,于是臧霸等人前去朝贺曹操,请求将自己的妻儿老小,军中将领的家属送往此时曹操的统治核心邺城。此时另一位大豪强李典已经把自己宗族的数千家人口迁徙到邺城所在的魏郡,这对于臧霸等人来说,李典的选择无疑是对的。同时也为了显示自己的忠心,臧霸等人与曹操的嫡系于禁一起攻灭了同属泰山集团的昌豨,并且昌豨被杀。同时曹操征发臧霸集团的人远离徐州来到长江前线与孙权进行作战。作为远离本土的臧霸等人已经没有割据的资本。

但是臧霸集团的岁月不可能这么平静的消失,曹操驾崩之后,臧霸所部军队“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这给予曹丕极大的震撼,于是曹丕对于臧霸的不信任感加剧,最后选择了曹魏宗室曹休都督青、徐二州军事,最后在曹丕东征孙权之际剥夺了臧霸的军权,此前同属于臧霸集团的孙观已经战死,臧霸等人也已经年老。此后发生了更换郡守时的利城兵变,但是兵变被平定,臧霸集团彻底消亡。

三国时期的徐州


本文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

发布于 2025-09-19 12:12
收藏
1
上一篇:屋头串串香——巴适得不行,老成都的味道! 下一篇:“惠民县鹿小森、东街1号领衔,2020滨州网红打卡地大盘点,你打卡过这100个热门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