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泉州独自逛了6天,我悟了:一个人旅行,藏着治愈生活的3个惊喜
上周二,我揣着简单的行李从杭州出发去泉州,没做密密麻麻的攻略,就想趁着年假给自己放个彻底的假。毕竟前阵子被项目 deadline 和家里的琐事缠得没辙,连睡前刷手机都觉得脑子转不动,总盼着能找个地方“躲一躲”。
到泉州的第一天,我就被西街的烟火气绊住了脚。早上7点多,面线糊店的老板已经在熬汤,我凑过去点了碗加醋肉的,隔壁桌的阿婆看我拿不准辣油,直接递来自己的小醋瓶:“小姑娘,泉州的辣要配醋才够味!” 就这么一句搭话,我跟阿婆聊了半小时,听她讲西街老房子的故事,手里的面线糊都比平时香了几分。

第三天我去了崇武古城,本来想雇个导游,结果遇到一群当地大叔在海边下棋。他们看我一个人对着城墙拍照,热情地拉我过去:“来,我给你讲当年戚继光在这里练兵的事!” 后来还带我去吃古城墙下的海蛎煎,说这是“本地人才能找到的好味道”。那天下午,我跟着大叔们在海边散步,听海浪拍礁石的声音,连手机都忘了看——原来不用刻意找“玩伴”,陌生人的善意也能让旅途这么暖。

最意外的是周五晚上,我在关岳庙附近的茶馆听南音。邻座的小姐姐也是独自旅行,她从包里掏出一本手账,里面贴满了各地的门票和小纸条。我们借着茶光翻着手账,她讲在拉萨看星空的震撼,我聊自己总怕“一个人搞不定”的顾虑。她笑着说:“你看,咱们现在不就把‘一个人’过得挺有意思嘛!”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独自旅行不是“孤单”,而是有更多机会遇见同频的人,听见不一样的故事。

这6天里,我没赶过一个景点的打卡时间,没强迫自己拍“网红照”,却尝遍了街头巷尾的美食,听了好多温暖的故事,甚至敢在菜市场跟阿姨砍价买芭乐。原来一个人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去多远的地方,而是能在陌生的城市里,卸下所有压力,跟着自己的心意走——饿了就吃,累了就歇,遇见有趣的人就聊两句,这种“不用迁就任何人”的自在,才是治愈生活的最好良药。

如果你也觉得日子过得紧绷绷的,不妨试着一个人去趟泉州这样的小城,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在慢下来的时光里,找回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