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茶香浓!揭秘茶树如何“闯关东”的繁茂之旅
我们来聊聊盛夏时节茶叶的“闯关东”——这其实是指茶叶从一株茶树苗,历经风雨阳光,最终长成可以采摘的鲜叶,这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就像一次充满考验的“闯关”之旅。
这里的“关东”可以理解为茶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系列障碍和阶段。让我们来看看这趟“闯关”之旅具体包含哪些“关卡”:
"第一关:破土而出,扎根生长 (萌芽与营养积累)"
"挑战:" 茶树种子或扦插的枝条需要冲破土壤的束缚,生根发芽。这需要适宜的温湿度、土壤养分和充足的阳光。对于新种植的茶树来说,建立强大的根系系统是首要任务。
"闯关表现:" 幼苗努力伸展根系,捕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努力向上生长,长出第一片嫩芽。这是生命的起点,也是对未来挑战的储备。
"第二关:抵御酷暑,光合作用 (旺盛生长期)"
"挑战:" 盛夏时节,气温高,蒸发量大,茶树面临“热浪”考验。高温会加速水分流失,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甚至导致“日灼”伤害。同时,强光直射也是一道考验。
"闯关表现:" 茶树通过叶片气孔调节水分蒸发,叶片角度和
相关内容:
新华社沈阳7月30日电(记者邹明仲、罗奇、武江民)盛夏时节,在辽宁锦州的闾山茶园,采茶工作忙碌地进行着。
山雾弥漫,翠绿满目。几位茶农头戴草帽,弯腰穿梭在田间,他们手指从茶树尖上轻轻点过,一根根约合半寸长的嫩芽便握在掌中。
“这是我们早上刚摘的茶叶!”52岁的任辉是这座茶园创始人,劳作间热情地跟记者招呼着,“满满一箩筐,闻闻,特香!”
闾山茶园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罗罗堡镇,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采茶期较晚,眼下正是集中采摘期。
茶叶生长好温暖、喜潮湿,业界一直有“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说法。“我要试一试在东北地区种茶!”痴迷茶文化研究的任辉下定决心。2002年,任辉开始寻找破除茶叶“水土不服”的办法。他发现,不同于东北地区常见的黑土地,闾山脚下的这片土是黄沙土地,透水性好,土壤环境偏酸性,另外这里三面环山,气候温润,恰好适合茶树生长。
土地选好了,避寒是关键。在这里过冬,许多茶叶品种要么冻死了,要么开春后发芽稀少,还特别容易得黄叶病。为此,任辉买来900多种茶树,一棵棵试种。
经过10年多的探索,任辉发现,高山原始土种的茶树最耐寒,能适应东北天气。另外,他还摸索出,把经过筛选的强壮耐寒茶苗在改良过的地块上进行矮化栽培,同时配以化肥技术,这样转年产出的茶叶不仅能存活,口味还更香醇。
2017年5月,一批在东北“过了冬”的闾山茶叶问世了。来自安徽的祁门红茶制茶师毕昭纯说,相较于南方茶叶,这里的茶叶叶壁厚,鲜叶散发独特花香。
如今,闾山茶园面积比初建时翻了几番,年产成品红茶、绿茶1万公斤。不少人听说东北也能产茶,专门驱车来买。
现在,有近150名附近居民在闾山茶园打工。“以前,农闲时间就在家闲着,现在还能挣钱贴补家用,学学制茶手艺。”村民李艳伶说,小小茶树,现在成了大伙的“致富树”。
遍野翠色的生态茶园,以及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闾山茶园现已为园区的茶叶注册了商标,未来还打算扩大生产。“真心希望以后人们提到东北的农产品,不再只是苞米、大豆,也包括茶叶这一新名片。”任辉说。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