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机票价格悬殊2559元,平台票价差异引质疑,律师深度剖析价格欺诈疑云

同机票价格悬殊2559元,平台票价差异引质疑,律师深度剖析价格欺诈疑云"/

我们来从法律角度分析一下同机票在不同平台价格差异巨大(达2559元)是否构成价格欺诈。
"核心观点:"
通常情况下,由于市场竞争、运营策略、用户群体、促销时间点、附加服务等多种因素,同一家航空公司或代理在不同平台(如官网、OTA旅行社如携程/飞猪、垂直搜索平台如去哪儿/飞常准、传统旅行社、打包产品等)提供相同航班、相同日期的机票,出现价格差异是"非常普遍且通常不构成欺诈"的。"单方面高达2559元的差价,虽然令人惊讶,但并不自动等于欺诈。"
"但,是否存在欺诈的可能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律师会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 "是否存在虚假或误导性陈述?" "价格显著低于其他渠道且不提供合理解释:" 如果一个平台的价格远低于其他所有正规渠道,并且销售方无法提供基于市场惯例的合理解释(例如,针对特定会员、促销活动、不同舱位等级、附加服务差异等),或者故意隐瞒这种显著低价以诱导交易,则可能构成误导。 "“最低价保证”虚假宣传:" 如果平台明确承诺“保证最低价”,但实际价格远高于其他渠道,且无法兑现承诺,则涉嫌虚假宣传。 "价格历史显示虚假信息:" 有些平台会展示价格历史,

相关内容:

消费者黄先生在一购票APP上花费3129元购买机票后,在另一售票平台上发现相同机票仅卖570元,价差达到2559元。

黄先生介绍,2024年11月16日,他购买同年11月28日由北京飞往厦门的厦门航空MF8118经济舱机票,支付的3129元包含有机票费、燃油费和机建费。根据黄先生提供的截图,同样的行程,另一款售票App显示其所购机票“含税票价”为570元。

据其提供投诉调解页面截图,同年年底,该售票平台在收到这一投诉后,在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平台回复称,“由于客户要求赔付金额过大,无法满足用户要求退款10806元诉求。我司已将差价2559元补退用户……如客户接受后续致电我司,可申请再退款3129元。”

随后,黄先生联系售票平台客服,其称,机票票价是实时变动的。有时航空公司会根据销售情况调整机票价格,有时因为航空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会放出不同的舱位,所以机票价格会有浮动。至于购票价差2559元,客服回应称“此单是异常出票导致”。

黄先生称,他已于去年12月5日收到差价款,但并未收到3129元的退款。今年年初,他再次联系售票平台,但协商赔偿未果。目前他准备起诉,希望获得订单金额的三倍赔偿。

8月26日,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贞接受采访时表示,单纯的价格差异不构成价格违法。只要各平台明码标价、未虚构原价或虚假优惠,属于合法的市场行为。

但如果销售过程中存在故意隐瞒真实票价、捆绑销售隐形服务、低买高卖等行为,则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情权、真实信息告知义务,构成价格欺诈。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九派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陈睿智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发布于 2025-09-16 08:13
收藏
1
上一篇:同一航班惊现“倒挂”票价,成人票500元儿童票820元,价格之谜待解 下一篇:晏殊少年游,婉丽词句映生命律动,意蕴深远颂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