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山东青岛黄岛区,22个街道乡镇名称的由来,黄岛街道与胶南街道琅琊镇的命名故事

探寻山东青岛黄岛区,22个街道乡镇名称的由来,黄岛街道与胶南街道琅琊镇的命名故事"/

我们来逐一了解山东青岛黄岛区(现称西海岸新区)部分街道乡镇名称的来历,特别是您提到的黄岛街道、胶南街道和琅琊镇。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2012年黄岛区与老胶南市合并成立新的黄岛区(西海岸新区),很多乡镇街道的名称和归属发生了变化。以下信息基于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
"1. 黄岛街道 (Huángdǎo Jiēdào)"
"名称来历:" 黄岛街道是西海岸新区的主城区之一,其名称直接来源于"黄岛"这个地理实体。 "历史渊源:" “黄岛”之称源于其地理特征。该岛(最初是半岛,后因填海连接陆地)因地表多为黄色土壤,且靠近海岸,故得名“黄岛”。历史上,它曾被称为“胶澳”、“青岛特别行政区”的一部分。2001年,原胶南市黄岛镇被撤销,设立黄岛街道,成为胶南市的主城区之一。2012年合并后,黄岛街道成为新的西海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胶南街道 (Jiāonán Jiēdào)"
"名称来历:" 胶南街道的名称来源于"胶南市"。在2012年之前,“胶南街道”是原胶南市下辖的一个街道级行政单位,

相关内容:

黄岛区黄岛街道名称的来历

1994年12月,黄岛街道以其驻地地理实体黄岛命名。黄岛,古称齐伯山、齐伯岛,因岛上土石赭黄得名。

黄岛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变。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黄岛部分区域被划入租借地。

1922年中国收回主权后,黄岛区域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黄岛区域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

1949年后,黄岛区域归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5年设黄岛区,后撤销并入他区。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黄岛镇设立,划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改称黄岛街道。

2020年,黄岛街道进行村居优化调整,撤销18个村民委员会,设立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黄岛区辛安街道名称的来历

1994年12月,辛安镇改为街道,以驻地辛安村得名。辛安村源于北宋,辛氏在此建庄园,后更名辛安集村,简称辛安村。

辛安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属胶州沾化乡,后归属多次变更。

1944年起,辛安区域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辛安”作为行政地名开始使用。1949年后,辛安区域归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

1955年设黄岛区,后撤销并入辛安区。1958年起,辛安区域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改设辛安镇。

1994年辛安镇改建为辛安街道。2012年,撤销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辛安街道属之。

至此,辛安街道成为新的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薛家岛街道名称的来历

1994年,薛家岛镇改为街道,以自然实体薛家岛命名。薛家岛源于明代薛氏家族,地形酷似凤凰展翅,亦称“凤凰岛”。

薛家岛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891年胶州水师在此设汛地,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部分区域被划入租借地。

1922年中国收回主权后,薛家岛区域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

1955年复称“胶南县薛家岛区”,后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改设薛家岛镇,1994年改称“薛家岛街道”。

1995年设立薛家岛旅游度假区,2004年行政村全部改设居民委员会。2005年更名为“凤凰岛旅游度假区”,2012年属新成立的黄岛区。

2015年,青岛凤凰岛旅游度假区被确立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薛家岛街道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灵珠山街道名称的来历

2010年,柳花泊街道更名为灵珠山街道,因地处灵山卫、小珠山之间得名。

灵珠山街道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属胶州沾化乡,后归属多次变更。

1944年起,区域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辛安人民公社,分设辛安镇和柳花泊乡。1992年柳花泊乡改称镇,1994年改称街道。

2010年改称“灵珠山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2012年属新成立的黄岛区。

黄岛区长江路街道名称的来历

1994年,长江路街道根据辖区内道路名称命名,因主干道长江路而得名。

长江路街道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属胶州沾化乡,后归属多次变更。

1944年起,区域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薛家岛镇、辛安镇、灵山卫镇。1989年设立区街管理办公室,管辖部分村落。1993年撤销区街管理局,设立珠山街道。

1994年改称“长江路街道”,与大地集团总公司政企合一。1996年政企分离,行使政府部门职能。同年,划归部分村落,原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村居优化调整后,撤销部分村民委员会,设立更多社区居民委员会。

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名称的来历

2005年,镇改街道,红石崖街道以辖内红石崖村得名。1894年,邵明奎等人迁此立村,因海崖土石呈红色而得名。

红石崖街道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清末小部分区域被划入德国胶澳租借地,其余大部分区域民国初年属山东省胶县。

1944年起,区域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红石崖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红石崖镇,后划归黄岛区。2004年所辖行政村全部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5年改称“黄岛区红石崖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后历经多次区划调整,2020年底,红石崖结构优化调整,撤销部分农村居委会,设立更多城市居委会和村委会。

目前,红石崖街道共辖多个社区居委会,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灵山卫街道名称的来历

2005年撤镇设街道,灵山卫街道以明设卫所得名。灵山卫,古称“安陵”,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海上交通门户。1372年,明右丞相徐达派朱兴修建卫所,设灵山卫。

灵山卫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先属安国后属莒国,是莒国国都附近的重要城邑。后历经春秋、秦汉、魏晋等时期,属地多变。宋金时期为海上军事要塞,战争不断。

1904年后,灵山卫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乡设镇,改称胶南县灵山卫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胶南镇。2001年撤销灵山岛乡,并入积米崖港区。2005年撤销灵山卫镇,设立灵山卫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

2012年青岛市区划调整,灵山卫街道属新成立的黄岛区,并划入部分行政村。2014年黄岛区全域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属之。

2020年村居优化调整后,撤销部分村民委员会,设立更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灵山卫街道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珠海街道名称的来历

1995年撤镇设街道,珠海街道以辖内珠海街得名。其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后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

1949年后,珠海街道区域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为胶南县胶南镇一部分。

1995年撤销胶南镇,以人民路中心线为界,珠海街道正式设立,辖多个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2001年部分村庄划归海滨工业园,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强镇(街道)。

2012年撤销珠山街道,并入珠海街道,属黄岛区。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珠海街道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至此,珠海街道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启用,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街道之一。

黄岛区隐珠街道名称的来历

2005年镇改街道,隐珠街道以辖内隐珠山命名。其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后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

1949年后,隐珠街道区域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分属胶南县隐珠乡、大珠山乡。

1990年后,隐珠乡改称隐珠镇,并划出部分区域设立灵海街道。2005年隐珠镇改称隐珠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期间,部分村庄划入胶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隐珠街道属之。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15年进行区划调整,将多个村庄合并,成立新的隐珠街道,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隐珠街道的行政区划更加合理,发展更加迅速

黄岛区铁山街道名称的来历

铁山街道因境内铁山得名,此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但作为区域地名,清朝以前无此称谓。1939年中共胶县工委进驻后,铁山成为工作区域名称,后沿用至今。

铁山街道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04年后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

1949年后,铁山街道区域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为胶南县铁山乡。

1991年改称胶南市铁山乡,1995年撤乡建镇,改称铁山镇。2005年改称胶南市铁山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期间,部分村庄名称因重名而更改。

2012年铁山街道属青岛市黄岛区,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20年村居优化结构调整,撤销部分村民委员会,成立新的村民委员会,铁山街道的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黄岛区滨海街道名称的来历

2005年撤镇设街道,滨海街道因濒临黄海且滨海大道穿境而过得名。其前身为大珠山镇,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

1904年后,滨海街道区域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为胶南县大珠山乡。1986年改称胶南县大珠山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大珠山镇。期间,部分村庄名称因重名而更改。

2005年撤镇设街道,改设胶南市滨海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2012年改称黄岛区滨海街道,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滨海街道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胶南街道名称的来历

2015年镇改街道,胶南街道因纪念已撤销的胶南市而得名。胶南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青岛西海岸,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

1904年后,胶南街道区域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胶南县胶南镇。

1990年改称胶南市胶南镇,2008年在胶南镇设立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期间,胶南作为行政地名开始使用,并一直沿用至2012年。

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2015年成立胶南街道,至此名称正式启用。胶南街道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胶南市的历史记忆。

黄岛区王台街道名称的来历

2020年,王台街道以辖内村庄王台东村命名。据传,唐贞观年间太宗东征在此筑瞭望台,后演变为王台。2020年,根据文件,王台镇调整为王台街道。

王台街道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

1949年后,王台街道区域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分属胶南县王台镇、薛家庄乡。

1990年后,分属胶南市王台镇、薛家庄乡。1993年撤销薛家庄乡,设立黄山镇。2001年黄山镇并入王台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王台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黄岛区张家楼街道名称的来历

张家楼街道以辖内张家楼村命名,源于明天启年间张姓迁此建楼设集。该区域历史文化丰富,有土山屯汉墓群等重要遗址。

张家楼街道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地,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属地多变。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1945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县等管辖。

1949年后,张家楼街道区域属胶州专署胶南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胶南县张家楼乡。

1990年后,改称胶南市张家楼乡,1993年改称胶南市张家楼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张家楼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近年来,张家楼镇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村调整。2020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张家楼镇,以原行政区域设立张家楼街道,成为青岛市黄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琅琊镇名称的来历

1986年,琅琊镇因辖区内琅琊台而得名。琅琊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为越国国都,秦设琅琊郡,隋为丰泉县治,后复为琅琊县。建国后一直沿用“琅琊”之名。

琅琊镇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地,春秋为琅琊邑治所,战国初期为越国都,后属楚、齐。秦统一后设琅琊郡,汉沿秦制。隋、唐、宋、金、元时属诸城县。明设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属灵山卫。

1930年后,琅琊镇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十七督察区诸城县和日伪山东省鲁东道、沂州道诸城县双重管辖。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藏马县等管辖。

1949年后,琅琊镇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称胶南县琅琊乡。

1986年改称胶南县琅琊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琅琊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琅琊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20年村庄结构优化调整,撤销64个行政村,设立16个行政村。

黄岛区泊里镇名称的来历

泊里镇以辖内村庄名称得名,历史上曾称程家泊、程家集等,1946年规范为泊里。据《程氏谱书》载,明初程氏六公由安徽徽州迁此立村,因地势低洼,有水泊,故称程家泊。后因集市繁荣,改称程家集,逐渐演变为泊里。

泊里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即有人类活动。夏属莱夷之域,商属姑幕国,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诸城县,明清时属青州诸城县。

1913年后,泊里镇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十七督察区诸城县和日伪山东省鲁东道、沂州道诸城县双重管辖。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藏马县等管辖。

1949年后,泊里镇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胶南县泊里镇。

1990年改称胶南市泊里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泊里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泊里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青岛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岛区大场镇名称的来历

1984年,大场镇根据驻地村庄名称命名。明朝中期时,因地势低洼,居民多种穆子养牛,故名穆牛场,后改称参游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称大场,因辖域内大场得名大场镇。

大场镇历史悠久,商属莱夷地,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诸城县,明清时属青州诸城县。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受国民政府和日伪双重管辖。

1944年起,大场镇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藏马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胶南县大场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大场镇,2001年塔山乡并入大场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大场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20年,大场镇进行村庄结构优化调整,撤销87个行政村,设立1个城市社区和17个行政村,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黄岛区大村镇名称的来历

1984年,大村镇根据辖区内村庄名称命名。明初,丁推由江苏海州迁此立村,取名丁家大村,后演变为大村,因辖域内大村得名大村镇。

大村镇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地,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诸城县,明清时属青州诸城县。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受国民政府和日伪双重管辖。

1944年起,大村镇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藏马县等管辖。1949年后,分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胶南县大村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大村镇,2001年原市美乡部分村庄并入。2012年原理务关镇33个村庄并入,并改称黄岛区大村镇。

2014年,大村镇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2020年8月,大村镇辖20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仍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黄岛区六汪镇名称的来历

1984年,六汪镇根据驻地村庄名称命名。据《樊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樊可诚从云南迁此,在六个水汪附近立村,故名六汪村。镇政府驻地六汪村,因此得名六汪镇。

六汪镇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高密县,明清时属莱州府胶州。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日本占领青岛时期属“青岛特别市胶州区”。

抗战结束后,六汪镇复属山东省胶县。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南县丰台区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胶南县六汪镇,至此,“六汪镇”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启用。1990年改称胶南市六汪镇,2001年撤销市美乡,将原市美乡10个村合并到六汪镇。

2012年,六汪镇改称黄岛区六汪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黄岛区海青镇名称的来历

1990年,海青镇以辖内村庄名称命名。因古代驿站“海州之往青州,途中有驿站,往来人民之海青”而得名海青村,进而得名海青镇。

海青镇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地,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诸城县,明清时属青州诸城县。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受国民政府和日伪双重管辖。

1944年起,海青镇先后属中共设立的日北县、藏马县等管辖。1949年后,分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胶南县海青乡。1990年改称胶南市海青镇,至此,“海青镇”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启用。2012年改称黄岛区海青镇,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20年,海青镇进行村庄结构优化调整,撤销64个行政村,设立10个行政村,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黄岛区宝山镇名称的来历

1995年,宝山镇以地理实体名称得名,因域内有海拔208米的七宝山而得名宝山镇。

宝山镇历史悠久,夏商为莱夷之域,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高密县,明清时属莱州府胶州。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日本占领青岛时期属“青岛特别市胶州区”。

抗战结束后,宝山镇复属山东省胶县。1944年起,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诸胶边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南县宝山区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设立胶南县宝山乡。1990年改称胶南市宝山乡,1995年改称胶南市宝山镇,至此“宝山镇”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开始使用。2012年属黄岛区,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20年,宝山镇进行村庄结构优化调整,撤销44个行政村,设立9个行政村和44个自然村,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黄岛区藏马镇名称的来历

2019年,藏马镇以地理实体名称得名,因群峰之中有低山似马隐藏其中,故名“藏马山”,进而得名藏马镇。

藏马镇历史悠久,夏商属莱夷地,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属地多次变更。唐宋时属诸城县,明清时属青州诸城县。1913年后,归属多次变更,抗战初期受国民政府和日伪双重管辖。

1944年起,藏马镇先后属中共设立的藏马县、诸胶县等管辖。1949年后,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等,历经多次区划调整。1958年起,历经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阶段。

1984年撤销藏南人民公社,改设横河乡。1993年改称胶南市藏南镇,至此,“藏南镇”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正式启用。2012年属黄岛区,2014年属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2019年,藏南镇更名为藏马镇,以更好地反映其地理特色和文化内涵。

发布于 2025-09-11 18:13
收藏
1
上一篇:逆市反击,乐居电商激战正酣,青岛楼市火拼风云再起 下一篇:青岛惊曝“问题口罩”案,便利店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