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瞬间!留学男生杭州回国报警,突然收到40多万转账,目睹真相后傻眼了

惊魂瞬间!留学男生杭州回国报警,突然收到40多万转账,目睹真相后傻眼了"/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离奇和令人震惊的情况。一个留学男生突然收到40多万的转账,这本身就很不寻常,因为留学生通常没有这么大的合法收入来源。当他回到杭州报警时,感到“人都傻了”,这完全能理解。
这种情况可能涉及以下几种可能性,需要警方进一步调查:
1. "诈骗(最可能)": "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可能利用了某种新型的诈骗手段,比如通过黑客技术、盗取他人账户、利用钓鱼链接、伪造银行信息,或者某种复杂的金融诈骗工具(如虚拟货币、非正规金融平台等)。 "身份盗用":也许有人盗用了他某个关联账户的信息,或者冒充他的人进行了转账。 "情感诈骗(杀猪盘)变种":虽然不典型,但也有可能是一种更复杂的情感投资诈骗,对方以某种方式获得了这笔巨款并转给了他。
2. "意外之财(可能性较低)": "遗产继承":他可能继承了这笔钱,但作为留学生,处理国内遗产手续可能比较复杂,或者他之前不知道有这笔遗产。收到巨额款项后突然报警,可能是因为不确定资金来源合法性,或者对方声称这笔钱有问题。 "亲友误转":极小概率下,可能是他的家人或朋友在转账时输错了收款人信息,但他没有及时发现。

相关内容:

杭州的小帅(化名)在美国留学,八月初,正在宿舍看书的他突然看到办的外国手机号码里有几通未接来电,来电号码显示+86 (10)086,小帅点了回拨。

“对方自称是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检测到我这个手机号码在广州发短信散播不良言论,问是不是我本人操作的?还要我两小时内把手机号注销掉,如果想保留这个(手机)号,得联系属地派出所。说完,就把电话转到广州增城公安分局……”

电话转至“广州增城公安分局”后,对方和小帅确认了姓名、住址等基础信息,为证明自己是“广州增城公安分局的警察”,让小帅上网搜索公安局的电话号码,稍后用公安局的固定电话打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小帅:“我用谷歌浏览器搜了下,增城公安的电话是+86(20)8266 2205,可能是我人在国外的关系,打过去一直是无法接通的状态。几分钟后这个号码真的就打来了,那我就确认了嘛,肯定是‘公安’的人!”

“警方”正在和小帅核实散播不良言论的细节,突然电话那头一个声音打断了他们。小帅回忆说:“另一位‘民警’说我刚提供的一张银行卡涉嫌非法集资高达三百多万,‘警方’在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抓获一名男子身上带了180多张银行卡,其中一张就是以我的名义办的,还说犯罪嫌疑人指认我自愿参与的,要我回国配合调查!这纯扯淡嘛,我怎么可能参与非法集资呢”!

对方表示,由于涉案金额巨大,调查期间需对外保密,要小帅下载“Signal”APP后每天跟“警方”视频报备行程,卸载手机端所有的社交软件。

“他们威胁说我现在是涉案嫌疑人,容易进入留美学生黑名单,3到5年不得再入境,如果不配合调查会判刑入狱”,吓懵了的小帅完全配合着对方的调查。

几天后小帅接到了配合调查的第一个任务,小帅:“他们可怜我一个人在异地留学不容易,努力帮我争取取保候审的机会,看到我银行卡里没有活期的存款,警方缴获了一笔赃款,他们先把这笔钱打给我,让我转到他们指定的账户上,让非法集资受害的百姓看到我在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没过两天小帅的银行卡里真的收到了一笔近42万元人民币的转账,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帅将人民币换成港币后转至对方提供的香港账户。

由于小帅的积极配合,“警方”为其争取到了一个取保候审的名额,需缴纳35万元的取保候审金。此刻的小帅又犯了难,银行卡里虽然有50万元的存款,但父母存了定期,一旦动了这笔钱,家里人就知道了。

“警方”又为其“出谋划策”起来,小帅:“他们让我跟父母说学校怕留学生打黑工,要每人提交一份85万元以上的资产证明,让父母再打35万元来”。

用了“警方”的“办法”,小帅成功收到了父母打来的35万元,并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里。回国过假期的小帅想前往公安局取回取保候审的押金时,再也联系不上对方,联系上真的公安机关才知道自己遇到诈骗了。

杭州市反诈中心分析

1.假冒身份,编造谎言:骗子冒充使领馆、国内公检法、当地警方、海关等身份,谎称事主涉嫌洗钱、诈骗或绑架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将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

2.自证“警察”,增加信任:发送“警官证、逮捕令、协查令”,境外诈骗团伙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来电显示号码,将号码改成公安、大使馆等官方电话,骗取留学生的信任,要求留学生配合相关调查。

3.获取信息,屏蔽干扰:要求下载会议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获取留学生的手机信息。禁止与国内联系,实为断绝事主与外界联系。

4.转移资金,账户审查:要求事主以“安全审查”“保证金”等名目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核心就是利用信息差制造恐慌,境外留学生请牢记:

1.不轻信:对陌生来电、短信保持怀疑。

2.不转账:所有索要钱财的要求都需多重验证。

3.不沉默:遭遇诈骗后立即求助,避免更多人受害。

此外,要及时将通话录音、短信截图、转账记录等留存,做好证据保存的工作。

转自:杭州公安

来源: 潇湘晨报

发布于 2025-09-11 11:27
收藏
1
上一篇:紧急预警!带“86”号码的电话切勿接听——微信官方提醒,非客服来电,谨防诈骗电话风险 下一篇:紧急提醒!驻沙特使馆警示,中国公民当心假冒使馆电信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