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灵山大佛,千年智慧之光

探寻灵山大佛,千年智慧之光"/

我们来聊聊"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是中国的佛教象征之一,也是世界级的佛教艺术珍品。
以下是关于灵山大佛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宏伟壮观": 灵山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坐佛之一,佛像本身高达"88米"。 它建在"山崖"上,佛像脚面能容纳1000人坐下。 佛像由"700多吨"的铜材料铸造而成,展现了精湛的古代铸造工艺。
2. "地理位置与背景": 位于无锡市西郊的"灵山胜境"景区内。 大佛所在的山峰名为"灵山",因此得名。 佛像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佛教艺术和现代建筑技术。
3. "建造历史": 灵山大佛的建造始于"1994年",由著名企业家"许连捷先生"(广慧寺慈善基金会创办人)捐资并倡导发起。 经过"近五年的精心铸造",于"1999年9月28日"(佛诞日)盛大开光。 整个工程耗资巨大,是佛教界一件盛大的功德事。
4.

相关内容:

“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

对于灵山大佛早就知道,虽有过游玩之心,但又想那应该不是看看就完事的地方吧,看恐怕也没有多少看的地方。虽然我们近在咫尺,乘车大约半小时的路程。可谁知,此后竟然在一年之中去了三次。

第一次踏上灵山胜境,是去年的10月,缘于大哥大嫂的到来,早就耳闻两人是信佛的,所以带他们去哪呢?影视城缺少品位;鼋头渚一览无余;梅园,这样的园林各处皆有。最情趣相投的应该是灵山大佛吧。陌生的地方我缺乏尝试的勇气,但佛不在看,就去灵山了。

天气是好天气,能见度也好。濒临太湖,总是担心天气的能见度。打车半小时就到了,一路上环湖而行,甚是神怡。真想下车走走,感受浩淼的太湖。未进大门,就看到高耸的大佛,眼前的灵山大照壁、五明桥和进园门楼透着精致和大气,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以前我从不喜欢进庙宇,里面不是破旧就是花花绿绿,而这里虽是佛教之地,亦不让非信徒觉得反感。这里首先有不错的景致。虽是秋末,可还是郁郁葱葱。走过高耸的门楼,迎面是刻有佛教六度内容的五智门。穿过五智门,就看到一道道白色的水柱正喷向一朵金色的莲花。莲花开合,通体鎏金的一孩童从中徐徐升起。在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周,场面甚为绚丽壮观。急急地穿过两边全是银杏树的菩提大道,就赶到了跟前。看了介绍才知这是有佛教典故的,名曰:九龙灌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这音乐是《佛之诞》。音乐伴着“在一般人心中,佛是超然神圣的可望而不可亲近的救世主,其实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应世的本怀,正性的佛教之道,佛既不是来去无踪影的神仙,也不是人们冥思苦想设计出来的天帝,而是一位真实不虚的智者、觉者……”的解说之声响彻山谷,给人以震撼,也许也给人以洗礼。

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四大天王抱着太子向摩耶夫人庆贺。这时太子不用旁人扶持,而于四方各行七步,每行一步,地上就有大莲花自然涌出。太子眼视四方,举其右手,作狮子吼曰:“天上天下,唯吾最真。”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欢喜赞叹。其时花园中忽然涌出二池,储满清净香水。又见虚空中有九龙吐水、浴太子身。天人们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空中散下五色缤纷的香花来供养太子,一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乐。

九龙灌浴的周围是两排弧形排列的旋转经柱。上面都是众神的名字,一一摸过去,摸到尽头就是称为大千世界的小广场。迎面壁上雕刻了众多人物。中间的当然是佛祖,据说这是展示佛祖在菩提树下战胜财富、暴力和女色等外界干扰修炼成佛的场景。广场上一群一群的鸽子在飞翔或与游人嬉戏。

大千世界的两边都可以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洁白高耸的石柱,刻着颜体的“阿育王柱”四个大字,柱头为一莲花底座,四只威武的石狮高踞其上。相传古印度孔雀王朝有一位君主阿育王,一生征战杀伐,晚年自感罪孽深重,遂皈依佛门,并在全国推广佛教,竖“阿育王柱”以晓谕子民。

再往前左面是巨大的佛掌,号称“天下第一掌”,这掌是仿造后面的大佛的右手制作而成。人们可以摸到佛脚,获得灵气,可那佛掌在半空中就望尘莫及了,所以人们制作了这一掌,了却人们可以摸佛掌得以福气的愿望。掌中刻有“施无畏引印”,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也许人们都企望自己的未来吧,这掌心已被摸掉了一层颜色。

走过祥福三桥就到了千年古刹祥福寺。围了一圈的建筑群,在大殿前第一次请了香,第一次磕了头。穿殿而过,就是杏坛广场,也许是因为那株古老的银杏树吧。在这里终于和大佛直接面对,只见灵山大佛双目垂视,眼神睿智慈祥。这时候才明白,其实在胜境门口时,我们已在大佛眼神的关切之中了;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佛的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睁得愈开;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语,诸多嘱咐即将出口,令人引发遐想。向上仰视大佛,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让人产生佛在“动”的感觉。

沿登云道依阶而上,好多游客在石阶上拍照留念,都希望拍出和大佛亲近的效果。攀上六级平台就到了大佛的跟前了,曰:佛前广场,正面的墙上闪烁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灵山大佛”四个金字。进入大佛脚下室内,周游一圈,再乘电梯就到了88米大佛的脚下了,佛的脚趾足有一人高,在这里只要抬头就是眩晕,脚下产生悬空之感。人们争着摸佛脚,祈平安。在狭窄的护栏内凭栏南眺,整个灵山胜境尽收眼底,左青龙,右白虎,其间是逐次低下去的景区。远处,太湖浩渺,湖光潋滟,渔帆点点,令人神旷神怡,感慨顿生,何况我们还只是在大佛脚下的高度,而大佛高耸在上,俯瞰这一切,自会心境非凡。游灵山胜境只在此一立足矣。

这就是第一次的灵山之行,游得最轻松,看得最仔细,也最是难忘!也有了第一次的佛缘。我想世上无所谓佛,也无所谓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皆是解决尘世困惑的方法,什么时候都不迷失人的本性,心中就自有佛。

今年春天,陪着学生又去了灵山大佛,我想不出为什么让学生去灵山,是去制造喧嚣吗?学生是玩的,而灵山是风景;学生是看的,而灵山是要用心去感受的。陪着学生任何心情的空闲都没有,只有机械的看管着学生。也有虔诚的学生,头比我磕得规矩,香比我请得多,甚至关于佛也知道得比我多。这第二次的灵山之行,就跟没去一样,除了腕上的佛珠。

今年国庆节,受同学之邀,又去了灵山大佛,同学对佛还不感兴趣,相同的话自然就少了。景色早就看了两遍,自然觉得没什么看了,剩下的应该是感受和体味,可人太多了,人山人海,身边还带了调皮的儿子,除了母亲请了一柱香,什么也没有。面对如此拥挤的终生,不知佛祖如何施法?

其实,对于灵山,还想去,只是要一个人。应该在淡季,远远地看佛,静静地听佛。每一次再去灵山,都在找寻第一次的影子,第一次不会重来,也许再去多少次也找不回第一次了!缘,只有一次吗?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发布于 2025-09-10 06:57
收藏
1
上一篇:泰国乌塔堡机场新航站楼盛大启航,年内全新亮相,便捷出行再升级! 下一篇:无锡灵山大佛,88米巨佛,诠释无锡最贵5A级旅游胜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