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假性和解】。
指的是两个人在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痛苦、压力或尴尬,选择了一种表面上的“休战”,但冲突的根源、引发的情绪和未解的疙瘩都丝毫没有得到处理。
例如敷衍妥协型“都是我的错,可以了吧”、冷漠放弃型“争也没意义,就这样吧”、心灰意冷型“我懒得讲了”等等。
这种状态就像是用一张漂亮的墙纸盖住了墙上的裂缝,看起来问题解决了,但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一直在恶化。
那么,如何撕掉这层墙纸,避免假性和解呢?

“别着急快点好起来”是对“假性和解”最好的解毒剂。因为“着急好起来”的冲动,正是我们用来掩盖情绪、逃避不适的借口。
读者小熙(昵称)和男友在高中时候就在一起,高中毕业后就各自到不同的地方打工。
异地时,她常去看望男友,却偶然发现男友有与他人暧昧甚至约炮的行为。
她曾摊开谈过,男友解释说是因为她没在身边,让他缺乏安全感。经历此事后,两人开始同居,但矛盾也逐渐滋生。
男友听从家人建议,辞去月薪5000+的工作,整日守在电脑和手机前经营网站,生活作息紊乱,陪伴她的时间也日益减少。
起初他还懂得哄她,次数多了便不再理会。而她生气哭闹后,男友只会愈发烦躁。
说到底,小熙的内心是存有怨气或不满的,不管是她男友曾经与他人聊骚,还是如今未能给予她充足的陪伴。
在不满乃至愤怒的情绪中,若无法获得良好的调节与平衡,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充满攻击性,且令对方感到无所适从。
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学会把情绪都抒发与表达出来。
比如可以将“我每次叫你陪陪我的时候,你都说‘哪里有时间?’”这种隐含责怪的话语,换成“你并没有得罪我,我只是需要你的陪伴。”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希望,比如“我希望得到你的回应,我希望有专注于彼此的时间”等等。
伴侣之间其实需要有一些约定。若想让对方给自己留出些时间,那双方就可以做好约定,留出一些固定时段。
例如晚饭后一起出去散散步;或者饭后一同出门品尝点小吃;
也可以约定两人外出吃饭的时候,双方都不玩手机,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又或是睡前十五分钟专心和对方沟通……
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两个人或许也能建立起最基本的交流基础。

处理情绪是打开通往解决问题的大门,而不是终点。
当情绪被看见、被安抚后,双方就要坐下来,聊聊引发冲突的具体问题。
读者芝芝(昵称)和未婚夫在网上相识,两人已经订婚,原计划于10月完婚。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些矛盾,让她一度打消了结婚的念头。
按照她家乡的传统习俗,订婚后直到结婚前,每逢节日男方都需要向女方家送礼。
端午节当天,她担心男友会疏忽此事,便特意提醒了他。
没想到男友直接回应:“我不想去送,你对我父母也没做过什么。”
甚至还认为,“现在正值农忙时节,对农民来说这是头等大事,端午节算得了什么?”
这番话令她非常愤怒,觉得男友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自己的家人,于是两人爆发了争执:
“结婚纪念日算什么?国庆节又算什么?结婚有什么意义?钱不用花,省下来就能发家致富。”
她的家人和朋友都认为她男友太过斤斤计较,这让她开始忧虑,即便将来结婚了,两人的生活也难有幸福可言。
当矛盾出现时,不论谁是谁非,都应针对事情本身进行讨论,避免冲突进一步加剧。
男生称“农忙对农民而言是最关键的事,端午节算什么节日”的观点固然不对,但在对方犯错的前提下,芝芝从端午节延伸至结婚纪念日,又由国庆节拓展到说“结婚有什么意义”,这无疑是在不断放大双方间的矛盾。
人生中所谓的难得糊涂,就是在面对冲突时要懂得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将端午节这样的小事扩大到结婚这样的大事。
再者,“钱不用花,省下来将来可以发家致富”这句话被一个男人听到会是什么感觉?他会理解为:“就这点钱,你还能发财吗?”
对于一个男人来讲,这无疑是沉重一击,一颗“今天你看不上我,明天让你高攀不起”的小苗便悄然种下。
在沟通当中,语言要服务于自己的目的。如果没有沟通目标,那沟通什么呢?
正所谓上兵伐谋,解决冲突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沟通就能够解决问题;或者退而求其次,哪怕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要扩大问题;最差也要能够表达清楚,让彼此看到争议所在。
我们整理了亲密关系沟通方式的电子资料,有需要的可以在后台菜单栏发送“沟通”获取。
现在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这叫沟通吗?这是把双方推向更深的深渊!
就像是两个落水的人,还要再给对方扔个石头,这样只会在水里沉得快。
所以,要改变这种负面的沟通模式:先陈述事实,再阐明背后的需求与担忧,后协作,共创方案。
我们要真正从“感性的共情”,转向“理性的协作”。

给予积极反馈是巩固新沟通模式、修复情感连接,并让关系进入正向循环的“点睛之笔”。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次成功沟通的 “情感确认”和“行为强化”。
比如读者小蔼(昵称)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一名男生。
两人天天聊天,每周见面,可她觉得对方过于直男、比较自我,不懂得关怀他人,无论喜欢与否都直接说出,不太会顾及她的情绪。
此外,她认为对方是个随性且无计划的人,每次约会都不做安排,去哪吃迟迟定不下来,甚至工作日说周末约会,但到了周六还没确定具体日期、时间段以及地点。
她能接受偶尔突发的状况,却不喜欢周末这种让人心里没着落、缺乏计划的感觉。
沟通之后,男生表示愿意尝试改变,但她现在很纠结是继续还是一刀两断。
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正面反馈,比如比如夸奖、感谢。
小蔼并不擅长给予正面反馈。在她提供的聊天记录中,我能察觉到男生的进步,从以前毫无规划到现在见面都有条理。
但她却立刻反问:“这不都是我慢慢要求你的吗?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很疲惫?”
这两句话如同两盆冷水,会扑灭一个人努力的小小火焰。
正面反馈该怎么表达呢?可以说:“真的呢,我发觉你变得越来越有规划了,感谢你的付出,我很感动。”
然而她并没有这样讲,反而紧接着又说了一句“可以了,知道了”。
这句话带着一种高高在上、俯视的感觉,就像“朕已阅,你不必再说了”。
一个懂得正面反馈的女孩,会让男孩愈发有动力好好对待自己。
而不懂得给予正面反馈的女孩,只会让男孩越发消极。
每个人都有“君子面”与“小人面”,善于给予正面反馈的女孩,能够激发男人的“君子面”。
而热衷于批评、指责的女孩,容易唤起男人的“小人面”。
防止假性和解,实际上是一场从“逃避”到“直面”的修炼,这需要我们有勇气去触及真实的问题、有耐心去聆听和理解、有创意去一同探寻解决办法、有决心去持续维系关系。
这场修炼或许不易,但每一次真心的面对,都会使关系更加牢固和深沉。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