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约,月亮的脸又要绽放红颜之谜

星空有约,月亮的脸又要绽放红颜之谜"/

这句“星空有约|月亮的脸又要红了”很有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期待感。
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1. "星空有约":暗示着在浩瀚的星空下,似乎有一个约定,或许是与某个人的约定,或许是与自然的约定,又或许是对夜晚宁静的期待。星空象征着神秘、广阔和浪漫。 2. "月亮的脸又要红了":这里的“脸”指的是月亮,通常我们说月亮“变圆了”或“亮了”,而用“红了”来形容,更添了一层温暖、温柔甚至略带羞涩的色彩。它可能指: "上弦月或下弦月初升时":月亮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红色或橙红色。 "日落或日出时的月色":虽然不太常见,但有时日落或日出时天空的霞光会映照在月亮上,使其带上红色调。 "一种诗意的想象":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脸”,并想象它像害羞的人一样“红了脸”。
"整体意境:" 这句话营造了一种宁静、期待、略带浪漫和温柔的夜晚氛围。它让人联想到,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时,期待着那轮温柔的、泛红的月亮缓缓升起,如同赴约一般。
"可以联想的场景或感受:" 深

相关内容:

等待近3年,我国公众再次迎来“红月亮”。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天宇将上演一次壮观的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提醒,这是本年度的重磅天象,感兴趣的公众不要错过。

2022年11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拍摄的月全食。(王晋 摄)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经过地球影子时,月球圆面被部分或全部遮住的现象称为月食。地球影子又分为本影和半影,月球完全进入本影时为月全食,部分进入本影时为月偏食,仅进入半影时为半影月食。

“这三种月食中,月全食最好看。从地球上看去,月球表面将呈现罕见的暗红色。月球之所以会‘红脸’,系地球大气层折射和散射太阳光时,少量波长较长的红光穿过大气层照射到月球上所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说。

2021年5月26日,在北京怀柔区雁栖塔拍摄的月全食。(宋桂东 摄)

就全球而言,每年发生日月食的次数最多为7次,最少只发生2次。最常见的是发生4次日月食,即2次日食和2次月食,今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4次日月食中,对于我国公众来说,观测条件最好的就是本月的这次月全食。

这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28分,此时月球开始稍微阴暗(半影食始);8日零时27分,月面开始有缺(初亏);1时31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食既);2时12分,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2时53分,月球开始重现光芒(生光);3时56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复圆);4时55分,月食现象结束(半影食终)。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阶段,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红月亮”,持续1小时22分。

2018年1月31日,在广西桂林市拍摄的月全食部分过程(拼版)。(王晋 摄)

“这次月全食,在大西洋东部、大洋洲、亚洲、印度洋、欧洲、非洲、太平洋西部、南极洲都可以看到。”宋媛媛说,美中不足的是月全食发生在我国的后半夜,想看“红月亮”需要熬夜,观测月全食通过肉眼、望远镜、相机、手机均可。

2022年11月8日,在上海外滩拍摄的月全食“项链”(拼版)。(王艺胤 摄)

记者了解到,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这是一次罕见的“跨年月全食”。

策划:孙闻

记者:周润健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发布于 2025-09-06 07:58
收藏
1
上一篇:星空有约,月亮的脸即将绽放红颜 下一篇:换季失眠困扰?掌握4大科学应对策略,告别夜晚辗转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