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我愿静听花开的声音,感悟生命之美

「作品赏析」我愿静听花开的声音,感悟生命之美"/

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我愿静听花开的声音》。
这首诗虽然可能没有固定的、广为流传的作者和版本,但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是深刻且具有普遍共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赏析它:
"一、 标题意蕴:"
"核心意象:" “花开的声音”。花朵本身是视觉的艺术品,象征着美丽、生命、希望和脆弱。而“声音”则为这个通常寂静的意象赋予了动态和听觉维度。 "深层含义:" 这里的“声音”并非指花朵物理上发出的声音(虽然蜜蜂嗡嗡、风吹叶动也可能是背景音),更多的是指花开过程中蕴含的、不易察觉的内在力量、生命的律动、以及那种从沉睡到绽放的微妙转变所“诉说”的语言。它是一种充满美感和生命力的“静默之声”。 "诗人意愿:" “我愿静听”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态度和愿望——不是匆忙地欣赏花朵的表象,而是选择一种宁静、专注、近乎虔诚的方式,去感受和体悟花朵生命绽放的内在过程和美好。这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细节的尊重和对宁静之美的向往。
"二、 情感基调与主旨:"
"情感基调:" 整首诗洋溢着宁静、平和、欣赏甚至带有一丝敬畏的情感。诗人渴望远离尘嚣的浮躁,在

相关内容:

我愿静听花开的声音

奈曼旗实验小学 崔静然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春天有千万朵玫瑰,可是,对一朵玫瑰而言,却只有一个春天。如果把我们的学生比作玫瑰,那么高质量的教育就像那唯一的春天,对他的人生而言是多么重要。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初始阶段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小学教育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我们,捧着这些孩子的心灵,扶他们走过人生最初的路。他们的人生底色是我们绘就的,甚至他们整个人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行为习惯都是我们这些启蒙老师影响的。基于此,我们怎能不说:教育应该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摸孩子的心灵。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有做到用真爱小心呵护,用学识细心雕琢,用宽容全心保卫,我们才能听到美妙的生命拔节的声音。作为一名工作二十来年的老师,我愿做吹拂心田的一缕风,唤醒向上的心灵;我愿做陪伴童年的一片云,共享成长的历程。唤醒心灵,以智取胜,我努力从一位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力争成为一名创新型教育者。

一位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

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孕育一个个美好的未来

我二十四年来一直当班主任。班主任作为班级实际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校教育管理政策的最后的执行人。各部门事无巨细,最终靠班主任落实。夸张点说,学校管理千条线,班主任执行一根针。所以有人说,我们是世上最小的主任,我们是班里最大的官,我们是学校最累的园丁,我们是学生最亲的人。这个角色看似不起眼,但绝不普通。在学生面前,我们身兼多重角色:慈母、严父、良师、诤友。在工作中,你得上得了课堂,下得了操场,组织了活动,协调了关系,审得了案子,说服了家长。几年班主任当下来,操心受累,难得圆满。这是当前班主任的真实写照。现在的班主任常发九斤老太之叹:现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家长工作也难做。真是费力不讨好。怎样改变这种困局呢?

我坚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的一段话:多改变自己,少抱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不够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有时候老师的耐性比爱心还重要。因为我们常常以爱心之名,对孩子苛责。比如恋爱中的人,就因为爱心太盛,常做傻事。我们班主任呢,往往因爱心太盛急于解决问题。

我班有87名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学校考试排名的压力下,每次考试我都在班内排名,并发到校信通上,搞得家长学生都紧张。成绩差的孩子学习无兴趣,学习习惯无法养成。家长看不到希望,也不配合。效果呢,真是应了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两级分化严重。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教育就要关注差异,研究差别,缩小差距,共享差异。勿横向,多纵向。于是后来我给每个孩子制定了最近发展区,学期伊始签订合同,你觉得自己可以考到什么分数段,只要达到,我就发奖状,给家长发短信表扬。所以我们班孩子考完试都非常关注分数,甚至有时考完试我就得关机,不然“骚扰”电话太多。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辅导中来。其实家长是最容易满足的,你只要让他看到孩子进步的希望,他比挣万贯家财还高兴。亦舒说过“绝大部分人都吃不起恭敬,你给顶高帽,人人都愿意带”。学生老师家长齐努力,我所带的班级整体成绩一直较高,学生素质也好。

慢下来才能静听花开的声音。

蹲下来才能共享栋梁的成长。

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彩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儿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景象:商店不再繁华,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

老师要保持一颗童心。孩子眼里的世界我一定珍视。不要用大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犯点小错误,无关乎品德,要多宽容。我尽量不对简单的言行贴上道德的标签。要蹲下来,理解孩子的世界,扶一扶,和他们一起成长。

比如调查丢东西这件事,在班级询问时,我尽量不用偷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调查时我会说,谁不小心装错了?这样给孩子改错留有余地。我班学生有一段时间流行玩一种卡片,迷得神魂颠倒,课上也用手抓着。还因为来回交换引发多起经济纠纷。无论他们怎样惹我生气,我都不把卡片当着他们的面扔进垃圾箱。常常是课上没收,放学后偷偷还给他。因为我明白,人在每个阶段都有看重的东西,在看重的东西面前有时候大人都无法理性,例如职称对于我们教师,爱情对于恋爱中的男女。何况孩子?时间长了,自然淡了。冷处理有时更好。所以我班学生跟我感情像朋友一样。

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鬼点子多,老师要静下心来走进他们的世界,想方设法引导他。记得我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杰到我这告同学林的状,说他欠20元钱不还。我问什么钱,他支支吾吾不说,问林呢,他也神色慌张。事有蹊跷,我深入一调查,又扯出个宇来。原来林没写家庭作业,怕老师训,情愿出20元买宇的答案,做得快嘛。结果抄的过程被杰发现,要挟林也给他20元做封口费,不然给他俩告老师。林只好答应。但手头没那么多钱,拖延了几天,于是起了内讧。孩子的世界你能想到吗?这要是定个罪名,就是敲诈勒索呀。但他们就是孩子,我们绝不要小题大做,我把仨人找到一起,让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不对,用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并让他们三个组成了学习互助小组,当然最聪明的杰作组长了。跟孩子一起成长,也是别有一翻滋味。与孩子对话,弯下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角度。

教师是个貌似循环,其实常新的职业。我一直告诫自己别明白,别放下,别看透。教育工作琐碎而重复,教学、纪律、卫生、劳动、管理等日复一日,容易产生职业怠倦。可是细一想,事虽那几件,学生却是日日新,年年长的。所以千万别说“我算看透了,我算明白了”这样的消极之语。因为你的一次消极,也许就让孩子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要在重复中找不同,在琐碎中找乐趣,

每周一的班队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常常让我们老师开成了批斗会,有时开着开着 把自己都气坏了。学生也特别反感。谁愿意天天挨骂呀。五年级上学期,我在班里推行系列自主班队会,策划、主题、男女节目主持人、节目全由学生管理,我只是引导。结果持续了10周,效果很好。上学期的家长会,我也乐得做甩手掌柜,学生们在三天时间里赶排了朗诵、吉他弹唱、相声、歌伴舞、书画才艺展示、溜溜球。节目异彩纷呈,主持人也像模像样。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家长和学生互写一封信,孩子们有的写诗,有的写心里话,特别感人。很多家长在作文本上一边写一边哭。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对我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怎能不认可,怎能不大力支持呢?

我班计硕同学聪慧异常,口才好,就是心胸不够宽阔。一天英语课上他被老师押解到我办公室来了。痛哭流涕,委屈万分。一问才知道,因小事与同学争执,英语老师教育他要宽容,你猜他怎样反驳:原谅一次是宽容,再原谅一次就是纵容,而纵容他人就等于犯罪。怎么办?对这种爱钻牛角尖的孩子硬碰硬是不行的。我知道他读过三国,就安慰他,从理论上讲,你说得也对,不过老师正想讲《草船借箭》,你给我讲一讲周瑜这个人。他一看我没训他,就和我大谈周瑜之死。讲完了,气顺了,自己也明白了,主动认错。所以我评价学生,教育学生,都不在火气足的时候与学生较劲,找到差异点,突破口,往往事半功倍。

作为老师我深知,如今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只是学习的引者。如果不紧跟时代学习,是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学相长在当今尤为重要。

我的学生有个qq群,前段时间他们在群里常打这样一句话“然并卵”,这是什么意思?我向女儿讨教,最后才知道意思是这件事或这句话对却没有什么用。再跟他们聊天,我就懂了。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圈子意识,他们认为你懂他们,就乐于接纳你,教育工作也会更顺畅。与学生平等地坐下来交流,倾心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这是师生相处的开始,也是教育的开始。

作为70后的老班主任,我学习新技术,有资源保存意识,把孩子们的校园生活点滴照下来,通过微信等及时上传,便于家长记录孩子成长过程,对管理大有裨益。

老师的主要教育阵地在课堂。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所任学科,做智慧长者,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引领其成长。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能成为教育家,但要做一个有教育家情怀的教育者。

我也教学20多年了,从不敢放松自己。和我们组的同事一起,课前齐备课,课后议得失,谁要是讲课有了精彩之处,回去马上炫耀。上学期我讲《桥》一课,自我感觉良好,回到组内一嘚瑟,涂秀华老师居然回班重讲。《鱼儿游到了纸上》那课,我就在自己班讲了两次。踏踏实实从教,安安静静生活,方为教育工作者的本色。学生们也会从我们身上学到执着认真。我班87名学生,虽然参差不齐,但学生学习兴趣高,乐于参与。每次考完试都追着撵着问各科平均成绩。就怕自己给班级拖后腿。形成了学习为重,积极向上的班风。“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于涅,与之俱黑”我坚信:身教重于言传,环境引领成长。

经济大潮滚滚而来,老师要保持一颗教育者的初心,坚守信念和人格,很难,但必须那样做。我就说几个细节,我班的学生位子按身高分成四行,从二年级开始每两周一轮,两位两位往后错,同时横排移动,谁也没有怨言。学生学习不好,我轻易不给家长打电话,尤其是节日前后,以防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其实,要做好一名老师,特别是想做一名以智取胜的智慧型老师,真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不断探索。

惟愿我和同仁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教育多辛劳,且行且珍惜。

发布于 2025-09-04 04:27
收藏
1
上一篇:北京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周年观察,物业服务投诉高发三大问题盘点 下一篇:静心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