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城市有一种味道。在山东德州,这座历史文化厚重、人文风情浓郁的三线小城,街头巷尾藏着很多令人垂涎的地方美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5个德州的地标美食,看看你吃过几道?

一、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是德州的美食名片,以其肉烂脱骨、色鲜味美、香味醇厚的特点而闻名,更是借铁路之利火遍大江南北,有很多外地人是通过扒鸡才知道德州。
在德州的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扒鸡店随处可见,当地人最钟情鲜扒鸡,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可以从线上选购德州牌、乡盛牌扒鸡,也很地道。
德州扒鸡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传统美食,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州扒鸡做法非常考究,选用新鲜童子鸡为主料,经过处理造型、低温腌制、老汤慢炖等工序制作而成,十余味天然香辛料的配比是关键,使其香气自然而醇厚,
做好的扒鸡,形态美观,色泽红润,轻轻一抖便可骨肉分离,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可轻松享受。

二、武城煊饼
煊饼是武城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传承400余年历史,是当地餐饮界的“常青树”,四季常绿,经久不衰,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往来者,提到武城煊饼,无不竖起大拇指。
作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煊饼的制作工艺处处充满智慧。选用上等的小麦粉,按比例加入适量清水,和成软而有劲的面团,肉馅常见的有两种,猪肉搭配韭菜,羊肉搭配香菜,加入花椒面、食盐、芝麻油等调味,面团分成剂子,擀成长面片,放入肉馅,卷起来,按压成指头厚的的饼胚,放到炙热的瓦砾上,刷上食用油,慢慢烤制而成。
刚做好的武城煊饼,个大如盘,表面泛着油光,香味扑鼻而来,吃上一口,皮酥肉嫩,瞬间征服味蕾,让人非常满足!

三、宁津大柳面
如果说煊饼是武城人的乡愁,那大柳面便是宁津人的白月光,在宁津家喻户晓,没有人能在饥饿时拒绝一碗地道的大柳面。
大柳面因出自宁津大柳镇而得名,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传承200余年,不仅火遍了整个宁津,在德州市区也常见其身影,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大柳面与北方的打卤面看似一样,其实做法有很大区别,选用优质小麦粉为主料,根据季节不同,加入温水或凉水和面,反复和面揉面,擀成大面片,折叠起来,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
切好的长有二尺,犹如金丝一般,起锅烧水,水开后放入面条,煮开后再加入凉水,一翻一滚便可盛出装碗。卤子也是大柳面的另一大特色,种类丰富,西红柿鸡蛋、炸酱等十余种,浇上卤汁,再配上香椿酱、花生碎、芝麻酱、辣椒油,搅拌均匀,爽滑筋道,香浓可口。

四、老德州十大碗
扣碗是很多地方的传统美味,而在德州,当地人把扣碗组合称之为老德州十大碗。它有十全十美的良好寓意,是德州传统宴席和逢年过节的常备美味,民谚说法“不上十大碗,酒宴不算完”。
老德州十大碗品类齐全,做法费时费力,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厨师才能轻松驾驭。
米粉肉,将五花肉切成肉片,腌制入味,裹上米粉,上锅蒸熟。高丽肉,猪后腿肉切成小条,裹上面糊油炸,再配上料汁,大火蒸制。黄焖鸡、黄焖鱼做法类似,汁浓肉嫩,越吃越香。
此外,还有甜饭、汆丸子、豆瓣肉、虎皮鸡蛋、炖吊子、清口汤,各有各的味道,十大碗不仅是一道美味,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五、平原老豆腐
平原老豆腐是平原地区的传统特色早餐,当地人的一天是从一碗老豆腐开始的,一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总是能让食客浑身舒坦,充满能量。
平原老豆腐有上千年历史,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曾品尝过,并大加赞誉。
平原老豆腐的口感是豆腐脑无法比拟的,要选用颗粒饱满、新鲜优质的黄豆为主料,先清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至松软,放入石磨中磨成豆浆,再下锅煮浆,开锅后不停搅拌,缓慢倒入卤水,使豆浆逐渐凝固。老豆腐的卤汁也很特别,骨汤中加入香料熬制而成,浇到豆腐上,再放入麻汁、辣椒油。
做好的老豆腐,卤汁酱红,豆腐雪白,豆腐的滑嫩与卤汁的醇厚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