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月二十五日,这天决定环虹山湖徒步。整个安顺市区,不要说大江大河大湖,连条小河都很少见,大概是喀斯特地貌之故。喀斯特地貌由于岩溶原因,地下河等水系发达,虽然贵州天无三日晴,而且一天都要下几次阵雨,但往往存不住水。所以,自驾云贵高原时,路边看到的是一片片玉米,水稻很少见。而市中心的虹山湖很是难得,那是人工湖,上世纪大兴水利时修的水库。出发时,背上双肩包,还随手带上雨伞。这次自驾游贵州几天,天天都有雨。而且雨下得很怪,一阵风雨来了,一阵风又天晴了,一天往往几次阵雨,所以带雨伞出门成了习惯。从北门进入虹山湖公园,发现北门临湖这一带是一片足有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绿化用地,应该是环虹山湖最大的绿化用地。昨晚在停车场喝酒休息时,发现北门公路两侧停满了当地的小车,其实大多数并不是来虹山湖散步健身,而是北门一带夜晚有一长排烧烤。听停车场的园林工人说,三个月前停车场并不收费,每到晚上停满了车。现在收费了,当地人很少在停车场停车,都停在公路两边了。这小小的停车场基本是外地车辆停车,管理机构还要赶,不知是何意?难道就是为了城市形象为了政绩才赶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虹山湖管理机构,你们不但不能赶外地车,而且还要把北门临湖那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绿化用地拿出一半来建大型停车场,配上自来水和充电桩,那才是正道,既带动当地经济,又利于外地人来避暑。这一点,建议安顺市主政人员去珠海市考察。珠海沿海一带公园,必配大型停车场和相关设施。

出发前做攻略时,就在两步路下载了环虹山湖徒步轨迹。因此,这次环虹山湖徒步是跟着两步路轨迹,顺时针。在北门公园走到湖滨栈道上,就吻合了两步路轨迹。虹山湖近看碧波荡漾,远望水平如镜,山清水秀,远山如黛,山环城绕,果然是处休闲的好处所。一路上,发现顺时针散步的人多,逆时针徒步的人少,所以窄窄的栈道并不挤。再往前走,湖上三座小岛,还是喀斯特小山峰,虹山湖顿时有了灵气。远远地,湖面上有一座多孔桥,连着湖两岸,徒步半湖可从桥上穿过。今天要环虹山湖全程徒步,所以不过桥,从狮子山公园前绿道向前走。狮子山公园登山栈道在维修,不能登高望远,殊为可惜。绿道走到尽头,有个女士在健身,跳舞。问她,前面还可以走吗?她说,走是可以走,野路,没什么好玩的。谢过女士之后,继续向前徒步。半小时后,一米宽的原始小路变成荆棘丛生的山路,这环虹山湖的徒步路难道没闭环?正艰难穿插于荆棘林中,两步路说偏了两百米。于是回走,边回走边观察两步路轨迹,原来在进入荆棘山路时换了方向,右转下坡到一村庄,过村子就到了湖对面。估计,全安顺都没几个人徒步过环虹山湖,想到这一层笑了。

急走慢走,这时游人多了许多,有跳广场舞的,有散步的,还有人提着菜。不久,就走到了连接湖两岸的多孔桥的另一端。过多孔桥没多久,居然有条小街,像菜市场一样,应有尽有,天天赶集。原以为在湖对面的停车场驻车不是理想之所,缺水缺卫生间。现在走在赶集小街上,随时能买到当地的应季菜和土特产,不是很理想吗?虽然过湖远了一点,但出门就是要健身,有何不妥呢?那些在湖对面停车场驻车没几天就走了的人,估计没几个环湖走过,连环半湖都没有。不环湖,就发现不了湖对面的赶集小街,也就错过虹山湖畔大好的避暑日子了。因此决定,就在这多待几天,赶赶集,徒徒步,像当地人一样买菜做饭,跟当地人多交流,不也挺有意思的吗?环湖快闭合走到大坝上时,突然想到,卡式炉的小小煤气罐不够,不如去王若飞故居观光,然后出来吃顿中餐,再去买两排卡式炉煤气罐,明天就可以去湖对面的小街赶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