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被誉为“死亡之海”,1972年神秘干涸之谜探究

罗布泊,被誉为“死亡之海”,1972年神秘干涸之谜探究"/

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其1972年的完全干涸是一个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最核心和直接的原因是"上游河流水量的急剧减少",这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补给来源的变化:" 罗布泊主要依赖塔里木盆地北部两条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来水。塔里木河本身是新疆最大的内流河,它又汇入了发源于天山的"克孜勒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等支流。这些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川融水。
2. "上游大规模用水(关键因素):"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了支持新疆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南疆的绿洲农业",在上游地区(主要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前绿洲带)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 "修建水库:" 大量修建水库,如阿克苏河上的多浪河水库、叶尔羌河上的塔里木河干流上的大西海子水库等。这些水库截留了原本会流向下游、最终汇入罗布泊的水量。 "开凿引水渠:" 大规模开凿引水渠,将上游河流的水引向农田灌溉。

相关内容:

提到‘死亡之海’,不由得就想到了曾经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罗布泊。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由于形状宛如人耳,罗布泊又被誉为"地球之耳"。

对罗布泊形成以来的沉积物岩芯分析表明,在地下60~70m有近6m的石膏细砂层,形成于80万年前;地下160m发现有含螺壳的青灰色淤泥,形成时间约为180万~250万年。可见180万~250万年前罗布泊为淡水湖;到80万年前慢慢变得干旱起来。

罗布泊变化的原因最早是青藏高原地壳抬升造成的,青藏高原崛起使罗布泊地区地壳也随之由南向北抬升,罗布泊范围缩小;二是青藏高原阻挡了南来的潮湿气流,使其北部地区气候变干旱。近百年来气候干旱加上人为因素(如人湖河流沿途筑坝、拦截水流等).流入湖泊的流水量大减,自然与人为因素终于使罗布泊在1972年完全干涸。

我是人文地质观察,关注我们,后续将分享更有价值和实用的知识,或者有什么关于地质方面的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发布于 2025-09-01 15:28
收藏
1
上一篇:罗布泊奇迹,干涸已久的“死亡之海”为何重现碧波荡漾?揭秘水源之谜 下一篇:罗布泊奇迹,死亡之海再现碧波,揭秘神秘水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