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90后女大学生担纲家庭农场“掌门人”展青春风采

象山90后女大学生担纲家庭农场“掌门人”展青春风采"/

这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赞扬的现象!象山这位90后女大学生成为家庭农场的“掌门人”,体现了几个积极的趋势:
1. "新农人力量:" 年轻一代,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领域。他们带来了新的知识、视野和经营理念。 2. "知识与实践结合:" 女大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家庭农场的实际经营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农场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 3. "传承与创新:" 她可能继承了家庭农场的传统,但作为“掌门人”,更可能意味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引入新的种植技术、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如电商、体验式农业)、打造农场品牌等。 4. "女性在农业中的角色转变:" 这也打破了传统上认为农业主要是男性从事的观念,展现了女性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同样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并且可能更擅长某些方面(如市场对接、精细化管理、品牌营销等)。 5. "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她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回流、活化乡村资源的一个缩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这位“掌门人”具体做了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
她经营的是什么类型的农场?(种植、养殖、休闲观光?) 她采用了哪些新的管理方法或技术?

相关内容: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沈孙晖 通讯员 张伟海 梁珊珊 )走进象山黄避岙乡高泥村的佳迪家庭农场,周围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农场内的桌椅、秋千、房屋乃至小径边一路绵延的栅栏等都别具特色,与不远处的斑斓海岸线交相辉映。而这个家庭农场的“掌门人”是一名年仅25岁的女孩——孙瑜佳。

孙瑜佳是高泥村人,大学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去年刚毕业。也许是受母亲经商的影响,她打小就颇具生意头脑,上大学时更是一边读书,一边做服饰小生意,攒了不少积蓄。

走出校园后,孙瑜佳通过银行贷款,获得了第一笔创业资金,开了一家“象山丹东佳迪食用店”,卖自家种的水果以及烘焙糕点、手工艺品等,并同步在微店“小孙家”售卖,第一个月的业绩就有1.5万元左右。

据悉,孙瑜佳的父亲承包了60亩地种植水果,定向供应给水果商户,经营管理方式既传统又落后。女孩见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家乡黄避岙的乡村旅游更是红红火火。于是,她决定在父亲的“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着手打造家庭农场。

“好好的大学生来做农民,真不知道这姑娘怎么想的?”创业之初,孙瑜佳耳畔充斥着村民们的不解声。但她并不在意,一门心思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家庭农场。为了节约资金,农场的一房一瓦、一桌一椅都是全家人动手搭建制成的。为了彰显特色,孙瑜佳还向别人要来了上百只汽车、电动车的废旧轮胎,经过创意改造成坐凳、秋千以及家具摆设,成为佳迪农场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作为农业“门外汉”,孙瑜佳起初对种植知识很匮乏,吃了不少亏。去年冬天,她种植的15亩左右百香果因为防寒措施不够,一夜之间全冻坏了,原本累累硕果变成颗粒无收。为此,女孩阅读了大量果树刊物,上网查询种植知识,并积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虚心向专家取经。

如今,孙瑜佳的农场已种植了红肉蜜柚、红心弥猴桃、百香果、冬桃等6种水果,以及大马士革玫瑰、晓起皇菊、迷迭香3种花茶。“前段时间,红肉蜜柚和冬桃喜迎丰收。百香果长势也不错,预计春节前上市。”她说。

农场走农旅融合之路,要有更多业态植入,这让“多才多艺”的孙瑜佳一家都有了用武之地:父亲主攻种植,妈妈会进行水果产品加工,姨妈烧得一手好菜,而孙瑜佳精于烘焙。对此,佳迪农场除主打当季水果亲子采摘外,还推出了农家乐、烧烤、糕点烘焙等。客人不仅能自己动手做点心,还能品尝到农场纯手工制作的水果茶、花茶、果酒、果醋等。

值得一提的是,孙瑜佳别出心裁在农场内打造了一个古装戏迷基地,设立戏迷舞台。“妈妈是越剧迷,和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们很熟,经常有戏曲演员、戏迷来我们这聚会、表演。”她便购置了各种古装戏服、头冠,并学习戏曲化妆,让众多票友和古装迷过足戏瘾。久而久之,有戏服生产厂家慕名寄来样服,请孙瑜佳当“模特”穿上后拍照,作为厂家产品宣传照。

目前,佳迪家庭农场已有一批稳定的客源,发展蒸蒸日上。“农场没住宿,所以我和附近安澜别院等民宿以及度假酒店达成合作,互通客源,抱团发展。同时,进一步拓展电商渠道,努力把佳迪农场的招牌打响。”对于未来,孙瑜佳踌躇满志。

发布于 2025-09-15 09:28
收藏
1
上一篇:曲靖马龙区婺源菊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共绘致富繁荣致富路 下一篇:航拍江西婺源,千亩皇菊绽放,最美乡村画卷展开